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01016)

作品数:5被引量:2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龚胜生梅莉晏昌贵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疫灾研究方法可持续利用历史变迁洞庭湖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被引量:139
《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870-878,共9页龚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401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CZS001) ~~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世纪的魏晋...
关键词:中国 疫灾 时空分布 变迁规律 研究方法 疫灾指数 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 
湖北瘟疫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770BC~AD1911被引量:1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411-417,共7页龚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401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CZS001);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瘟疫灾害是由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危害的顶级灾害.770BC~AD1911间,湖北至少有136年发生过疫灾,其中15~19世纪和3~5世纪为疫灾高峰期,总体上疫灾频度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这与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趋干趋冷和湖北...
关键词:瘟疫灾害 时间序列 疫灾分布 湖北地区 历史时期 
江汉—洞庭湖平原湿地的历史变迁与可持续利用被引量:3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6期569-574,共6页龚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401016).
2200aBP以前,江汉—洞庭湖平原是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湿地空间逐渐由平原边缘向腹心萎缩,水陆交错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早于水体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耕地转化是湿地空间萎缩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江汉-洞庭湖平原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 
长江中游洪灾的历史地理考察被引量:1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485-488,共4页龚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01016)
从历史地理角度考察,长江中游洪灾是其地形水系缺陷,流域环境恶化,堤防修筑草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历史时期相比,现代大型水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地形水系的缺陷,但与此同时,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堤防抗洪能力依然薄弱,人类环境管理...
关键词:长江流域 洪水灾害 环境管理 综合治理 历史 
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被引量:2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80-88,共9页梅莉 晏昌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9401016)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传染病频发的时期,就其分布而言,南方明显多于北方。南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省。影响明代传染病地理分布的原因除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灾荒与战争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南方山地的开发、流民移动的方向息息相...
关键词:明代 传染病 地理环境 人口移动 瘟疫 鼠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