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MZ005)

作品数:5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建军柏贵喜潘红祥彭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权自治区自治条例批准权城市民族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新常态的形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6-12,共7页彭建军 柏贵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0BMZ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研究"(CSW15047)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规模大,少数民族进入城市、留在城市、融入城市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构成城市民族工作新常态的前提。由于入城少数民族向定居化发展,对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具有均等化的需求,这与城市公共部门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城市民族关系 城市民族工作新常态 城市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自治区自治条例所涉自治立法权问题研究被引量:15
《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15-27,123-124,共13页彭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BMZ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自治权的重要形式,因而在近年来的民族法制体系规划中都将自治区自治条例作为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目标。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权,属于《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应有的自治权,但却是附...
关键词:自治区自治条例 批准权 自治立法权 共有立法权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的阻却因素与调适对策——基于系统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2-117,共6页潘红祥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0BMZ005);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自治权行使的非彻底化和法制化方向研究"(CSY13005)
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自治权的有效行使与其相关结构要素——自治权规则的科学性、行为主体素质品性和自治权行使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体系、提升执行主体责任意识、改革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和完善地方党委...
关键词:自治权 民族法制体系 中央与地方关系 党政关系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当性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7-121,共5页彭建军 孟蔚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0BMZ005)
多民族国家为实现对少数民族及区域的有效治理,会根据本国情况采取不同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受到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少数民族分布和发展状况、前苏联民族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该制度的正当性问题需要辩证...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当性 去政治化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与完善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彭建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研究"(09YJC850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0BMZ005)
地方自治作为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和地方治理形式,可以有效克服中央集中管理的弊端,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保护地方的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框架,保障聚居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利和自...
关键词:地方自治 民族共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