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B60)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蔚更多>>
相关机构:莆田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男旦艺术特征表演反串京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文本与舞台:明清易性乔装剧的性别书写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64-69,共6页徐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资助(08CB60);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资助(JA1023IS)
易性乔装是明清戏曲、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其与西方传统性学常将易性装扮视为性心理异常不同,明清易性乔装剧中的性别换装是独立自主的身份实践,映现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与性别规训,既是现实性别角色规范的复现,也是对固置...
关键词:易性乔装剧 性别规训 双性同体 
20世纪前期京剧男旦表演的艺术特征被引量:4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47-57,共11页徐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编号:08CB60);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编号:JA1023IS)的阶段性成果
男旦在中国古典演剧史上由来已久。清末民初,伴随着京剧的发展、鼎盛,男旦艺术日臻成熟。20世纪上半叶,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男旦群体刷新了明清以来戏曲表演的新篇章。评论者与京剧名旦总结了男旦表演的三个艺术特征:一,注重揣摩女性...
关键词:京剧 男旦 反串 艺术特征 
魏长生与清代男旦艺术的新变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徐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性别反串:中国戏曲特殊文化现象研究"(08CB60)之成果;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JA1023IS)资助
乾隆年间魏长生引领的秦腔突起是清代男旦艺术的第一次当红,魏氏师徒凭恃粉艳新奇的表演迅速取代其他诸腔享誉京师剧坛,秦腔男旦以刻画女性情爱心理的四种程序塑造了独特的表演范式和审美趣味。魏长生红极一时,而最终沦落,其表演固然有...
关键词:魏长生 秦腔 男旦 
清代戏曲中的男旦与男风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第2期45-50,82,共7页徐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男旦:性别反串--中国戏曲特殊文化现象研究"[编号:08CB60]阶段性成果之一;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戏曲性别反串现象研究"[编号:JA10231S]阶段成果之一
男旦是中国古典演剧史的重要存在,其女性化的角色特质类同于古代男风对象,在严禁女优、废除官妓的社会情境下,清中叶后北京狎优颓风盛极一时,然而深层事实也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判别。论文在诠释旦优男色历史成因的前提下,辨析男旦的不...
关键词:男旦 男风 狎优 相公 
明代男旦体制的确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7-22,共6页徐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男旦:性别反串--中国戏曲特殊文化现象研究>(项目编号:08CB60)阶段成果;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男旦在古典演剧史上由来已久,明代南曲诸声腔并起,旦色男扮成为剧坛主流。以潘之恒为代表的曲品家推崇表演的内在神韵,倡扬重情的旦脚审美观,引领着戏曲表演与男旦艺术雅致化趋势,树立了明清以来文人衡量昆剧男旦艺术的美学标杆。
关键词:男旦 潘之恒 神韵 重情 雅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