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JY036)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垂龙陈玲林健美更多>>
相关机构:梧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统计与决策》《国际经贸探索》《亚太经济》《浙江金融》更多>>
相关主题:悖论人民币升值国际游资人民币汇制改革产业升级效应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经济升温悖论之解析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7期111-113,共3页曹垂龙 林健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XJY036);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研究基地项目(桂教科研[2007]20号文)
2005~2007年,中国出现了人民币升值与中国经济较大幅度升温共存的悖论。经典理论和传统思维均无法破解其核心"谜团",即净出口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骤增之谜。文章通过建立方程式对汇改后是否存在巨额游资伪装成贸易流入导致净出口骤增...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经济升温 净出口骤增 国际游资 假增长 
论人民币升值的中国产业升级效应:现实与理论之悖论被引量:10
《亚太经济》2009年第6期84-88,共5页曹垂龙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民币汇改的绩校及进一步改革研究(07XJY036);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桂教科研[2007]20号文);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课题(桂社科联〔2009〕31号)的阶段性成果
汇率是比价,更是杠杆和政策工具。本文对汇率的杠杆属性、人民币升值的中国产业升级效应及其约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具备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效应,然而现实中却受制于中国国情、人民币升值的成本...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汇率的杠杆属性 产业升级效应 中国国情 
“不可能三角”质疑现行人民币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印证被引量:4
《浙江金融》2009年第10期19-20,共2页陈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币汇制改革绩效及进一步改革研究"(07XJY036);梧州学院"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论文成果
近两年的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独立且有效”的理论蓝图并未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多变的背景下,汇率制度问题与货币政策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经常呈现出与一般理论分析相背离的结果。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不可能三角 有效性 人民币 汇制 国际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变化 
人民币新汇制改革的贸易效应之谜——基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特征视角的协整研究和脉冲分解
《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9期60-65,共6页陈玲 
曹垂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汇制改革绩效及进一步改革研究"(07XJY036)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人民币汇制改革在我国贸易均衡方面的表现,文章运用Johansen模型揭示出:人民币升值是近两年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并不适用;依托于我国现行的经济贸易特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唱响贸易顺差的主旋律;...
关键词:人民币汇制改革 贸易效应 Johansen协整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析解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贸易顺差骤增之悖论被引量:2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3期43-46,共4页曹垂龙 
曹垂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民币汇改的绩校及进一步改革研究"(07XJY036);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桂教科研[2007]20号文)
文章通过建立方程式对汇改后是否存在巨额游资伪装成贸易流入进行估算,其结果表明,巨额贸易顺差中大约2/5是由于国际游资伪装成贸易流入所至。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贸易顺差骤增 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国际游资 马歇尔——勒纳条件 
论人民币汇改的国际游资抑制效应——兼新时期游资估算方法之修正被引量:3
《上海金融》2007年第12期73-76,共4页曹垂龙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民币汇改的绩效及进一步改革研究(07XJY036);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桂教科研[2007]20号文)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的三种游资估算方法均不适应汇改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的新情况,为此,本文建立了对汇改后伪装成贸易流入的投机性资本进行估算的方程式,提出用"实际非FDI资本流入量"对汇改后进出我国的国际游资加以测算。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改的国...
关键词:人民币汇制改革 国际游资 估算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