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Z003)

作品数:15被引量:33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皇凤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更多>>
相关主题:执政党建设中国政治发展社会建设社会转型政治发展战略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法治秩序: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被引量:5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9-28,2,共10页唐皇凤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10B22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在一个行政权主导的社会中,逐步发育立法权和彰显司法权,最终形成行政权和立法权、司法权之间互补均衡的现代治理结构,而推进法治建设则是发育和成长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战略抉择。在中国特定的国家治...
关键词:政治制度 法治秩序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现代治理视域中的县域治理与县政发展--基于县乡公务员问卷调查的分析被引量:2
《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66-75,共10页唐皇凤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10BZZ0 03)
县乡公务员对县域治理、县政改革与发展问题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是有效把握中国地方治理脉动、重构现代地方治理体系建设方略的重要窗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县乡公务员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县乡政权的"发展型"色彩鲜明,而公共服务性...
关键词:地方治理 现代转型 治理文化 县政改革与发展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被引量:7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0-26,共7页唐皇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10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表征。兼具有效性与合法性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开放性、包容性与可问责性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外在表征,国家治理体...
关键词:网络化治理 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路径选择 
社会建设:开掘中国政治发展内源动力的战略抉择被引量:8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166-172,共7页唐皇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开启社会建设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国家建设战略的重心转变,即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的转变。社会建设是顺应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选择,也是改革的核心动力发生重大转变的必然要求。社会建设不仅要为未来经济增长奠...
关键词:社会建设 内生秩序 内源动力 参与型公民 政治发展战略 
以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稳定:中国的战略抉择被引量:1
《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4期123-126,共4页唐皇凤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BZZ003)
加强社会建设,激活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活力,培育社会的内生力量和自发秩序,有利于夯实社会稳定的内在基础。通过社会管理的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多元共治格局,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社会建设将成为中国维稳模式...
关键词:社会建设 多元共治 现代社会资本 社会稳定 
变革型政党:对中国执政党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愿景的一种理论解读被引量:2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9-27,127,共9页唐皇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ZZ003)
作为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的核心能动者,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和转型的经验和趋势对理性审视中国政治转型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内外执政环境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党自身的理性化与现代化。执政...
关键词:变革型政党 开放性与包容性 政治领导力 执政党建设 中国政治转型经验 
稳定与发展双重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建设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104-111,共8页唐皇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项目号:10B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建设是近年来中国执政党力推的主体性改革,民生和民主问题同为社会建设的关键议题,而"以民生促民主"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实现优质民主,是优化中国社会建设路径的理性抉择。社会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石,民生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良性互...
关键词:社会建设 维稳模式 内源性发展 政治发展战略 
社会管理创新: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性工程被引量:6
《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唐皇凤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虽然保证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局稳定,但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逐步显露,大局稳定但局部不稳定、政治稳定但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成为当前中国稳定格局的基本特征。要实现长期而可持续的社会政治稳定,必须推进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创...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危机 协作治理 社会政治稳定 
增强执政党调适性: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战略取向被引量:28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4-11,156,共9页唐皇凤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BZZ003
政党变革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是政党变革的直接原因,外部因素是政党变革的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转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迁。中国共产党通过意识形态创新,在组织建...
关键词:调适性 执政党建设 政治发展 中国经验 
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新模式与新战略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2年第1期169-193,共25页唐皇凤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ZZ003);2010年度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变革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基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实证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新兴交叉项目)的资助
维稳模式是一个国家治理模式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一个转型进程中的国家的治理困境,而维稳模式的转型则明确昭示着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一种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和组织化调控的...
关键词:维稳模式 治理困境 科学稳定观 合作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