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9Y0123)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阳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敦煌学辑刊》《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汉魏六朝故事类型志怪鬼神交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道家经典的神化寓言及其哲学境界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97-99,共3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0123)资助
以《老》、《庄》、《列》、《文》等为代表,道家经典具备"陈述"与"寓言"两种哲学表达模式。道家经典中的神化寓言,不仅客观追述了上古时代流传的神话传说,而且描绘和塑造出了"神人"、"真人"、"至人"等神圣意象,甚而通过神异叙事,直接...
关键词:道家经典 神化寓言 哲学境界 
论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叙事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95-98,共4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0123)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预...
关键词:汉魏六朝 志怪 预叙叙事 故事类型 
两汉神秘文化与武帝传说系列文本的人神遇合被引量: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82-86,共5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0123)"宗教造神与先唐叙事的嬗变"部分研究成果;云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YQ10)"两汉神秘文化与武帝故事中的人神遇合"研究成果
两汉神秘文化的时代演绎,致使以人神遇合为典型情节的神异叙事日趋繁富。武帝传说系列文本的神迹仙踪,成为表现人神遇合文学主题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客观展示出造神运动的初步成果,而且造成了显著的时代影响,并为后来叙事文学的发展,积...
关键词:两汉 神秘文化 武帝传说 人神遇合 
汉魏六朝宗教传记中的斗法故事——以道徒、僧尼与鬼神的交锋为典型被引量:4
《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宗教造神与先唐叙事的嬗变"(09Y0123)部分成果
以《列仙传》、《神仙传》、《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比丘尼传》等为代表,汉魏六朝宗教传记中的斗法故事,通常表现为道徒、僧尼与鬼神之间的交锋。传者极力夸饰宗教徒的神能异术,并通过他们受鬼神佑护、驱使鬼神、禁劾鬼神等颇...
关键词:宗教传记 斗法故事 宗教徒 鬼神 
汉魏六朝神异叙事“世代累积”论
《北方论丛》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宗教造神与先唐叙事的嬗变"(09Y0123)部分成果
汉魏六朝神异叙事的世代累积,主要表现在故事主题、情节、结构等方面,甚至针对同一事件进行不同特色的时代演绎。就其原因来说,它集中展示出神秘文化的历史传承、多重社会思潮的交互影响以及作为人的本质需求。就其影响来看,这种世代累...
关键词:志怪 世代累积 故事类型 
文学叙事与人神之恋的最初形态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131-133,137,共4页阳清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0123)资助
文学叙事首次出现于战国晚期,它有别于以歌谣为主体的抒情文学以及源于巫官文化的史传叙事,是故事性、虚构性和寄托性的有机整合。文学叙事的初步发展,标志着个体文学创作时代的来临。以辞赋文学为代表,屈宋首创的人神之恋是文学叙事的...
关键词:文学叙事 人神之恋 宋玉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