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赋

作品数:75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广平刘刚刘刚刘晓荣赵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宋玉赋的枯木衰草意象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22-25,59,共5页汪雨涵 李征宇 
枯木衰草是与充满生命的树木完全不同的、意味着生命即将枯竭的衰败草木,枯木衰草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感知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宋玉赋中有许多对枯木衰草意象的描写,其本质是借用意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抒发宋玉深层的...
关键词:宋玉  枯木衰草意象 
楚宫阳台究竟在哪里
《中国三峡》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简锦松 
楚宫阳台是宋玉笔下虚构的古迹,是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幽会之处。而在唐代人眼里,宋玉笔下的巫山即是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白盐山(今称赤甲山),楚宫阳台就在山尖下凹入的平地中。这不仅因为,夔州是当时峡中最大的城市,很多有利于乡土声望的传...
关键词:白盐山 高唐神女 赤甲山 宋玉赋 巫山神女 夔州 重庆市奉节县 阳台 
宋玉赋象的首次整体书像呈现——评《宋玉辞赋书法作品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7-140,共4页吴樾柠 
王玉书、曹炳然主编的《宋玉辞赋书法作品选》,收入了13位书法家以宋玉的16篇辞赋为创作题材的18幅各体书法作品,用不同风格的书像表达了对宋玉辞赋思想与艺术的理解与诠释,是宋玉辞赋的首次整体书法再现、宋玉赋象的首次整体书像呈现,...
关键词:宋玉 辞赋 书法 赋象 书像 
地理、身份与屈宋辞赋香草美人意象审美异同的形成
《中国美学》2023年第1期207-219,共13页李霖 吴广平 
屈原辞开创了香草美人意象,宋玉赋对其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并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创作传统与审美风貌。屈原辞、宋玉赋都借香草意象象征美好事物,借美人意象譬喻君王或自喻,但在香草美人意象的审美表现上又有不同。宋玉赋对屈原辞香草美...
关键词:屈原辞 宋玉赋 香草美人意象 地理 身份 
宋玉赋“温度”类词语及其运用艺术被引量: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9-23,共5页吴宝安 岳良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YY16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8q075)。
宋玉赋中“温度”类词语共有14个,其中冷感温度词12个,热感温度词2个。这些温度词在宋玉赋中的适用对象可以分为具体事物、客观环境和作者内心感受三类。从运用特点来看,宋玉赋中“温度”类词语具有“句中位置,灵活多样;同义异形,形容贴...
关键词:宋玉 辞赋 温度词 
月色溶溶夜,良宵好听琴
《时代青年(悦读)》2022年第2期18-18,共1页蒙蒙 
月色极佳的夜晚,总是不忍早睡,一边重温《玉簪记》,一边想:古人在月下都做些什么呢?正自出神,潘必正踏月而来,唱着:“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定睛细看,陈妙常一袭水绿色道袍,头...
关键词:潘必正 陈妙常 《玉簪记》 宋玉赋 芳尘 露华浓 
从辞赋源流看李白对宋玉的继承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73-179,共7页张思齐 
在李白的诗文中,赋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也是一个光辉的存在。宋玉是其后所有赋体作家在文体上的始祖。李白作赋,注意学习前人,他尤其推崇宋玉。李白是宋玉赋体文学的主要继承者之一,宋玉是李白的精神生活引导人。李白学习宋玉,宋玉学习屈...
关键词:李白赋 宋玉赋 精神联系 比较研究 
宋玉赋对纵横家辞令铺陈手法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2-18,共7页李霖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YJA751031)。
通过比较分析宋玉赋与纵横家辞令,宋玉赋继承了纵横家辞令"对问"的铺陈结构,空间与事理的铺陈角度,排比、比喻、夸张的铺陈技巧,骈词俪句的铺陈句法。综合言说身份、言说场景、言说对象、言说内容来看,宋玉赋对纵横家辞令的铺陈手法亦...
关键词:宋玉赋 纵横家 铺陈 
论宋玉赋的天文意象被引量: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李安妮 
日、月、星辰、风、云等天文意象常常在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天文意象作为作者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无限的意义。宋玉赋中有着丰富驳杂的天文意象,不仅有日、月、星辰等星象类意象,也有风、云、雨、雪等气象类意象,通...
关键词:宋玉  天文意象 精神世界 
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宋玉赋研究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7-21,共5页吴广平 邓康丽 
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原始歌谣的生态美学批评”(CX2020101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先唐辞赋与地志关系研究”(19YJA751031)。
宋玉赋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审美观照,反映了宋玉朴素的生态审美智慧;对符合人的生态本性的“性”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人性之本的肯定和赞颂;对自然的动人描绘,充分表现出自然...
关键词:宋玉赋 生态美学 天人合一 生态审美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