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SS028)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孝远周施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社会科学》《世界宗教文化》《历史教学(下半月)》《历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宗教改革阐释学公共沉浮兴衰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布克哈特的“人的发现”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9年第8期8-16,共9页朱孝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改革时期国家教会关系变化研究”(批准号:12BSS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布克哈特“意大利为近代欧洲第一个产儿”的看法,曾经引发学术界一百多年的学术争论——历史发展是延续的还是断裂的。但是,布克哈特的这个看法,只是他“人的发现”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布克哈特文本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布克哈特...
关键词:布克哈特 人的发现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史研究中的公共阐释学被引量:3
《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8-14,共7页朱孝远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国家与教会关系变迁"(12BSS028)的阶段性成果
阐释具有三个层次:个人阐释、公共阐释和公理阐释。个人阐释是指个人对人与事的看法,是基于材料研究而得出的观点、看法,常表现为新观点、新解释的涌现。公共阐释是指被社会公认的解释,因为这些阐释已经成为常识,成为公认的价值、...
关键词:阐释学 宗教改革 解释体系 个人 
“双轨制”与德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58-67,共10页朱孝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国家与教会关系变迁"(12BSS02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史专题研究"(13AZD041)
1450—1525年间,围绕着农村经济的变化,德国南部发生了地方领主强行推行熔租佃制、农奴制为一炉的"双轨制",对农民实施上述两个制度下的双重剥削。德国的"双轨制"不是新旧体制的转化,而是地方领主为进一步剥削农民发明出来的新的剥削手...
关键词:双轨制 德国农民战争 租佃制 再版农奴制 
德国的兴衰与沉浮:从历史到未来被引量:2
《学术前沿》2016年第1期84-95,共12页朱孝远 周施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国家与教会关系变迁"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SS028
研究德国历史演进中的要素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古代,德国没有经历深度的罗马化;在中世纪,德国延续了千年的政治分裂;德国的帝国模式带有家族统治的特点,常常打着帝国的名号"以权谋私";德国的人民力量强大,常常在关键时刻起着中流砥柱...
关键词:德国 宗教改革 政治结构 欧洲认同 欧盟 全球性大国 
宗教改革与德国领地国家的发展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4期55-61,共7页朱孝远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国家与教会关系变迁>(项目批准号:12BSS02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分析了德国诸侯领地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宗教改革时期的发展。诸侯领地国家和德国宗教改革是15、16世纪在德国出现的两种平行发展的运动,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但不构成因果关系。宗教改革运动对扫除领地国家发展的障碍起了很大...
关键词:宗教改革 领地国家 马丁·路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