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5227)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楠张丽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审美意蕴多声音乐审美指向和声风格古典主义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协和与不协和关系看巴罗克时期多声音乐审美指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张楠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西方音乐和声风格演变与时代审美心理>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05227)
和声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和声风格、音乐风格,也折射出人们审美心理的历史嬗变。巴罗克时期随着协和音程观念上升为和弦观念,主调写法与复调写法逐渐分离又高度融合在一起。协和与不协和的动态关系开始反映...
关键词:巴罗克 多声音乐 协和与不协和 审美意蕴 
从协和与不协和关系看文艺复兴时期多声音乐审美指向
《音乐探索》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张楠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西方音乐和声风格演变与时代审美心理"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5227
和声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的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和声风格、音乐风格,也折射出人们审美心理的历史嬗变。多声音乐对具有时代特色的歌词内涵揭示的强烈意愿,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及审美心理趋向。
关键词:文艺复兴 多声音乐 协和与不协和 审美意蕴 
探析古典主义时期和声风格与审美意蕴(上)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16-121,共6页张楠 张丽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2005227)
古典主义时期,大小调功能和声已成为一种定型的技法体系,其严谨的T-S-D-T功能逻辑成为创作实践中作曲家们共同遵循的准则。古典主义协和观念日臻完善,并促进人们感情表达与理性观念、形式美的统一。罗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情感风格凸显...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 和声风格 协和与不协和 审美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