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3)

作品数:40被引量:24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思超郭永胜王晓君刘亚娟温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中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医药信息》更多>>
相关主题:温病《温病条辨》吴鞠通叶天士开窍法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促阳入阴”法治疗不寐探析被引量:7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4期713-716,共4页马希骏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涵[2019]62号)。
“阳不入阴”为不寐的主要病机,最早确立于《黄帝内经》,意为卫阳不能入于阴分的病机概括,该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且为脏腑阴阳的辨证奠定基础。“促阳入阴”是治疗不寐的关键,治疗强调燮理阴阳,使阴阳恋合,而夜寐自安。本文将从中...
关键词:促阳入阴 不寐 阳不入阴 中焦脾胃 阳盛 阴虚 
《温疫论》疫病论治中补法运用探析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331-335,共5页马希骏 杜沁圆 张义敏 张思超 张露 孙美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18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No.ZYXY2022-023);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No.222021261)。
吴又可《温疫论》论治疫病,提出杂气为致病因素,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病治疗中注重扶正,因人而异,妇孺老少,体质强弱,补法各异;因证而补,正邪交争,则攻补兼施、补泻有度,虚实夹杂,则补泻间用。提出补法禁忌...
关键词:温疫论 疫病 攻补兼施 养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从厥阴论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艾滋病期被引量:1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3期501-504,共4页孙鲁艳 王小利 崔曰红 刘倩 吴谙诏 杨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3);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项资金(Z19511001000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艾滋病期病情复杂,中医辨证思路存在较多争议。六经辨治理论中厥阴为阴尽阳生的转折点,在脏为肝及心包。笔者认为艾滋病毒入侵人体方式与厥阴关系密切;病毒在血内长期潜伏,逐渐引起厥阴精血受损,阴损及阳...
关键词:艾滋病期 厥阴 卫外不固 临床表现 治疗 经典案例 
从《温病条辨》中探析吴鞠通甘草观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李成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9-0016)。
清代医家吴鞠通对甘草的运用有独特见解,在其代表作《温病条辨》中有多处论及甘草加减取舍的情况。吴鞠通临证运用甘草时不单纯局限于药物功效,主张从病证、病位、病性三方面入手,合理使用。在病证方面,偏于实证或有水湿痰饮等有形病理...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甘草 甘缓之性 临证运用 用量特点 三焦辨证 学术思想 
基于阴阳理论研究中医药干预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年第22期276-282,共7页杜沁圆 秦聪聪 张义敏 孙美灵 马希骏 李成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183);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基金项目(2018zk06);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中医经典肾脏象理论及主骨生髓生物学机制研究创新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自然科学类)-经典名方防治骨质疏松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症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gasdermin家族(形成孔隙的效应蛋白家族)的多种成员主要通过激活胱天蛋白酶(Caspase)进行聚合和剪切,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癌症、心肌缺血、肾损伤、骨关节炎等。细胞焦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细胞焦亡 中医药 阴阳理论 调整阴阳 胱天蛋白酶(Caspase) gasdermin家族 
“胃系温病”理论探析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22年第10期141-144,155,共5页刘亚娟 姚鹏宇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183)。
梳理古今医家对“胃系温病”的相关论述,系统分析“胃系温病”的概念、范围、特点与治法方药。温病分肺、胃两系,其中“胃系温病”是温病学的重要概念。“胃系温病”是邪自胃而发,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胃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温病。...
关键词:胃系温病 肺系温病 温病学 中医理论 
百部的本草考证被引量:8
《中医药信息》2022年第10期44-51,共8页杜沁圆 秦聪聪 张义敏 孙美灵 马希骏 李成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183)。
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借助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从药材的名称、性味、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炮制、禁忌等方面对其进行考证。经过系统考证表明,百部以“玉萧”“箭悍”出现于《名医别录》中,此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整理发现百...
关键词:百部 功效 性味 产地 主治 炮制 本草考证 
叶天士药用四气理论辨治外感热病规律探析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第6期859-861,891,共4页郭永胜 李良松 黄书婷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183)-开窍通腑法对大鼠温病三焦发热脑肠轴调控影响及机制研究;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GZLCLH-2019-260)-中国传统民俗中的中医文化内涵研究;贵中医博士启动项目([2019]26号)-基于“浊邪害清”理论研究清热化湿法干预中焦湿热证脑肠肽的变化机制。
叶天士为一代医学巨擘,在辨治外感热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系统的理论体系。基于其药用四气理论的角度,探析辨治外感热病的规律:依于所感病邪的寒热性质,察其机体阴阳的盛衰偏颇,辨别邪正虚实的矛盾主次,斟酌体质禀赋的差异,细究...
关键词:四气 外感热病 卫气营血 伤寒 温病 叶天士 
《温病条辨》下焦虚寒治法探析被引量: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645-648,共4页刘城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183);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No.ZYQZ019001)。
《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后世医家多详于研究其热病伤阴之治法,而忽视其伤阳治法之论述。通过对《温病条辨》整理、归纳、分析得出下焦虚寒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寒湿伤阳、阴损及阳、久病伤阳、药误伤阳等。吴鞠通治...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下焦 虚寒 温阳法 
从“浊邪害清”论“湿热致中”被引量:2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1期987-991,共5页温雅 许永楷 孙美灵 郭永胜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18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No.[2019]62);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9-0016);山东中医药大学123人才工程项目(No.[2016]71)。
因今人嗜食肥甘厚味、饱啖辛辣过度,中风湿热证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本文通过梳理"浊邪""清窍""浊邪害清"理论内涵与源流,明确湿热是中风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湿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湿热合邪,困碍中焦,阻滞气机,上蒙清窍,清...
关键词:浊邪 清窍 “浊邪害清”理论 湿热致中 中风 湿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