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W014)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修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喜剧性黑色幽默喜剧意识悖论性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喜剧美学:从“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理论推进被引量: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1-88,共8页修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06BZW014)
喜剧的精神本体是自由。而在西方美学史上,从康德开始,才真正有了对喜剧与自由之间审美联系的揭示和把握。康德把笑看作一种纯形式表象的自由游戏,归纳出"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笑之心理模式、故作天真的"伪装术",以及评判幽默风...
关键词:康德 席勒 喜剧美学 表象自由 人性自由 
论黑色幽默的悖论性被引量:11
《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154-162,共9页修倜 
修倜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项目编号:06B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在黑色幽默中,喜剧性矛盾的背反性被推向极致,形成一种自我指称、自相缠绕的悖论。幽默到黑色幽默的基因突变,就在于其内在的背反性矛盾发展为非理性的"终极悖论",表现对象由"无害的丑"变为"有害的恶",作者近距离地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荒谬...
关键词:黑色幽默 悖论性 喜剧意识 
喜剧性矛盾的“双重背反性”被引量: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52-56,共5页修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项目编号:06B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喜剧性矛盾是事物内在矛盾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一方面,构成喜剧性矛盾的两种因素往往相互背离,南辕北辙,恰成反对,形成一种自我拆解的离心力;另一方面,喜剧的对象主体建基于特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审美标准、知识结构上的性格、言行...
关键词:喜剧性矛盾 双重背反性 自反性 反常性 
“戏仿”的喜剧性动因与创造性建构——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被引量:3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16-121,共6页修倜 
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06BZW014)
本文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阐明当今广为流行的超文现象"戏仿"的审美特征与功能:它采用戏谑夸张的滑稽摹仿方式,在仿本之内以及仿本与源本之间造成多重背反性矛盾的叠加,同时这些背反性矛盾又因有悖于常规常情而造成接受主体理性规范...
关键词:戏仿 喜剧性矛盾 创造性建构 
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喜剧性变异——以中国网络事件和影像文化为例
《华中学术》2009年第2期214-224,共11页修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BZW014]
在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中,喜剧的观念和手法已悄然发生改变。从创作角度来看,这种喜剧性的变异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含沙射影的戏仿手法所呈现的'泛喜剧化'倾向愈益鲜明;二是以变异了的黑色幽默娱乐大众的'搞笑'功能被发挥到极致,而...
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 喜剧性变异 泛喜剧化 网络事件 影像文化 
论喜剧性自由的特定内涵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99-107,共9页修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06B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喜剧的精神本体是自由。喜剧性自由是一种极其理想化的审美自由,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喜剧能够巧妙地打破客观规律的制约,超越生存悖论,充分地体现出无往而不胜的意志自由;喜剧实现自由的方式充满了奇思异想,往往是象征性的、怪诞化的、...
关键词:喜剧性自由 意志自由 乌托邦 狂欢化 智性自由 
解构批评与笑的艺术——兼论当代喜剧电影被引量:8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96-100,共5页修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项目编号:06BZW014)的阶段性成果
“解构”旨在表明,逻各斯中心化的统一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自我颠覆的悖论之源。解构批评的基本策略是在文本内部抽绎出互不相容的指意取向,将其置于自我背反性的矛盾之中和意义无法确定的两难之境。而就“笑”的对象来看,喜剧...
关键词:解构  自我悖反性 喜剧性矛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