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F66)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世主齐彪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更多>>
相关主题:工艺美术图案新生活运动生活艺术化造物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督教的传播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145-147,共3页卢世主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项目(编号:07CF66)的阶段性成果
1.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两个时期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世纪以后,欧洲的传教士、商人和外交人员陆续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西方工艺品和介绍西方科技、艺术的书籍,将西方的文化技术传入中国。西...
关键词:中国社会 艺术设计 基督教 传播 西方文化 近代自然科学 西方科技 阴阳五行说 
新生活运动中生活艺术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卢世主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项目"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07CF66)的阶段性成果
新生活运动是2 0世纪3 0年代国民党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重整道德、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该运动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来推行"艺术化的新生活",影响了以"衣、食、住、行"为设计对象的工艺美术。新生活运动把造物设计活动纳...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 生活艺术化 造物 工艺美术 
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概念的嬗变与定位调整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239-241,共3页卢世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CF6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造物艺术也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生活。"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中国设计艺术概念的这一三段式发展道路,正是对20世纪中国造物艺术发展的本质描述。
关键词:图案 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 
陶瓷绘画装饰的图案式转化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6期191-192,共2页齐彪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从图案到设计--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的子课题(07CF66)
陶瓷绘画装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逐渐产生了分化,一是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图案、纹样;一是仍以描摹自然并加以艺术想象的绘画。在传承的过程中,一些概念化了的形象又经历了概括、转化、拼接、合成,乃至变异等演化,形成了一定的图式固定了下来...
关键词:陶瓷绘画 装饰 图案 转化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运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卢世主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从图案到设计--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07CF66)成果之一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机构开始运作,设计行业组织建立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试图对设计活动进行法制化管理。中国早期设计行业的规范化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 设计行业 设计事务所 同业组织 法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