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48017)

作品数:8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绪文李福勤杨静唐跃刚张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矿业安全与环保》《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工业水处理》更多>>
相关主题:反渗透回用处理混凝沉淀超滤高矿化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浊度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6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章丽萍 何绪文 张先 李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48017)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
关键词:高浊度矿井水 水化学特性 混凝 GT值 
高矿化度高铁锰矿井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29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637-641,共5页李福勤 杨静 何绪文 唐跃刚 杨久坡 田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48017)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矿化度高铁锰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该类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和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和过滤柱模型试验,研究了混凝荆投加量和曝气对混凝沉淀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以及滤料、滤速、过滤周期、反...
关键词:高矿化度 高铁锰矿井水 回用 混凝沉淀 锰砂过滤 反渗透 
污泥基质负荷与比外源呼吸速率关系的测定被引量:3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58-461,共4页何绪文 杨云程 宋英豪 李福勤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48017)
采用蔗糖作为微生物降解的单一基质,利用呼吸速率测定仪研究了不同污泥浓度下污泥的比外源呼吸速率与污泥基质负荷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污泥浓度,污泥基质负荷和比外源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该曲线可用经典的米-门...
关键词:污泥基质负荷 比外源呼吸速率 米-门方程 
反渗透法淡化煤矿苦咸水实验和应用研究被引量:6
《煤炭工程》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何立新 杨静 何绪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48017)
采用模拟的山西某煤矿苦咸水,研究了芳香族聚酰胺(CAP)反渗透膜组件对Ca2+、Mg2+、Cl-、SO42-等离子和硬度的去除特性,这种反渗透膜组件应用于该煤矿苦咸水处理工程,对溶解总固体(TDS)去除率为97.9%,出水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关键词:煤矿苦咸水 反渗透 淡化 
寺湾矿矿井水除铁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第2期28-29,49,共3页李福勤 杨久坡 田甜 陈春燕 何绪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480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示范项目(发改办环资[2004]1363)
对寺湾矿矿井水除铁、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铁的去除因素主要是混凝剂及其投药量,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药量为20mgL;影响锰的去除因素主要是滤料和滤速,采用高锰酸钾浸泡的锰砂作为滤料,滤速6~8mh,出水铁锰含...
关键词:高铁高锰矿井水 混凝沉淀 高锰酸钾 锰砂过滤 
火力电厂循环冷却排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4
《工业水处理》2005年第11期37-39,共3页李福勤 唐跃刚 何绪文 王志强 王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48017)
结合火力电厂循环冷却排水回用处理现有工艺,对混凝—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和澄清—过滤—UF—RO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作为RO的预处理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混凝—UF—RO工艺虽然可简化处理流程,但膜通量较小,总体投资并...
关键词:火力电厂 循环冷却水 超滤 反渗透 
西柏坡电厂循环冷却排水回用处理中试研究被引量:3
《煤炭工程》2005年第10期61-63,共3页张先 李福勤 杨静 蒋国华 何绪文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50448017)
考查了采用澄清/过滤/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处理回用西柏坡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放水的可行性.中试结果表明,澄清/过滤去除了原水中95%以上的悬浮杂质,是后续膜分离高效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超滤在30~45min反洗间隔下,膜通量为2~2.5...
关键词:超滤 反渗透 循环冷却排水 膜通量 膜压差 
电去离子技术去除弱电解质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第7期39-42,共4页李福勤 张先 唐跃刚 何绪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48017);河北省2004攻关指导计划项目(04213032)收稿日期:2005-03-18
对EDI去除弱电解质(CO2、SiO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进水电导率增大和弱电解质含量增加都会降低EDI对弱电解质的去除率;进水CO2含量对产水电导率影响较大,当CO2含量增加到10mg/L以上时EDI产水电导率会...
关键词:电去离子 弱电解质 电再生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