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02)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素娜周江平更多>>
相关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江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理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手机上网高校党员党性党性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关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6期31-33,共3页刘素娜 周江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手机上网与大学生的行为变化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Q02);台州市哲社规划“社科优秀青年专项”(项目编号15GHQ01)的研究成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性教育思想日渐丰富。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薄弱的现状,为提升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在习近平党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明确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质与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理念与原则,找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并在这...
关键词:习近平 大学生党员 党性 党性教育 
论规避大学生手机上网消极影响的途径与方法被引量:1
《学理论》2015年第6期239-240,共2页刘素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手机上网与大学生的行为变化及对策研究(2012Q02)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已日益严重,如何在产生影响之前规避已成为日趋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校纪校规,要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教师要严肃课堂纪律,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要避免学生思...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上网 消极影响 
手机上网与大学生交往行为变化及对策——以湖北十堰市高校为例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刘素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手机上网与大学生的行为变化及对策研究(2012Q02)
湖北省十堰市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大学生与同学、朋友及陌生人的交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新的交流工具(手机QQ、微信等)的出现和网络所固有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以及手机网络购物的兴起。但这些变化因为受...
关键词:手机上网 大学生 交往行为 
手机上网后大学生课堂行为变化的现状及性别差异——以湖北省十堰市高校为例被引量:8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7-51,共5页刘素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手机上网与大学生的行为变化及对策研究(2012Q02)
以湖北省十堰市高校为例的调研显示,手机上网后,大学生的课堂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机网络能够做到的一系列事情已悄然流行于课堂,但性别差异明显。解决大学课堂里的手机上网问题迫在眉睫,这需要上至行政主管部门,下至基层教师的重视与...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上网 课堂行为 性别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