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G101)

作品数:4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学文王彦肖坤冰王学文更多>>
相关机构:文化部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民族学刊》《贵州民族研究》《民俗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快餐化科层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遗产化生活中的自主力量——一个苗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历程研究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肖坤冰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案例研究"(项目号:10CG101);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项目号:11&ZD12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村寨的日常生活经由现代民族国家的价值淬取后进入到"文化遗产"的体系。围绕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村寨民众的生活也自此进入到"遗产化"的发展历程之中。通过考察一个苗族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历程,力图呈现:在超越传统认知范...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自我主导发展模式 民族村寨旅游 
“非遗”后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以水族马尾绣为例被引量:10
《民族学刊》2012年第2期17-22,92,共6页王彦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案例研究"(项目编号:10CG101)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深刻影响了我国众多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参与其中的各利益相关方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尤为显著。以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在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在当地政府组织领导下建立了保障机构,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技艺 马尾绣 水族 
发展的欢歌与实践的悲唱——一个水族村寨的民俗旅游研究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107-113,共7页王学文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案例研究"(项目号:10CG101)阶段性成果
民俗旅游,作为民族地区一种发展的选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一个水族村寨卯村的民俗旅游实践为考察对象,探讨了一个面对政府、市场、新型农民组织等多方参与之下的民俗旅游村的起步、发展和运行状态,并指出随着国家—政府支持的减弱,...
关键词:民俗旅游 水族村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种倾向”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6
《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30-43,共14页王学文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案例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10CG101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存在四种倾向,即"简单资本化"、"僵硬科层化"、"过度脱域化"、"全民快餐化"。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从发展理念层面、民众认知层面、学术研究层面、政府工作层面探讨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化 科层化 脱域化 快餐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