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979)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振娟周一珺高娟杨花梅陈同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同济大学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临床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T淋巴细胞轮状病毒感染乳凝集素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肠道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轮状病毒感染对新生大鼠肠上皮屏障的影响被引量:3
《临床儿科杂志》2012年第5期474-479,共6页徐瑞 李芳兰 何振娟 施君 周一珺 王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97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No.1041196610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对大鼠肠上皮屏障的影响。方法 7日龄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轮状病毒感染组,每组15只,予以人工喂养。轮状病毒感染组在喂养的第4天(即10日龄)给予轮状病毒1×106PFU灌胃,观察其腹泻病程,并分别于感染后...
关键词:轮状病毒 腹泻  新生大鼠 
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轮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10期66-71,共6页施君 周一珺 徐瑞 李灿 何振娟 张拥军 段招军 
上海市科委基金(10411966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979);2009年上海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目的研究使用乳凝集素(Lactadherin)对SD新生大鼠感染轮状病毒(RV)腹泻的病情及肠道分泌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的影响,探讨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感染RV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00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人工喂养至10日龄...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类 动物 新生 乳凝集素 
乳凝集素对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免疫学杂志》2010年第10期863-866,871,共5页陶芳芳 董华腾 何振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979);上海市科委基金(10411966100)
目的研究乳凝集素(lactadherin)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吞噬功能以及对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的调节作用。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4、GM-CSF、TNF-α(成熟组应用)诱导分化为树...
关键词:乳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吞噬 增殖 
树突细胞与免疫耐受研究进展被引量:1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期625-628,共4页陶芳芳(综述) 何振娟(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免疫系统最重要的能力是区分自身和外来抗原。它能够对机体自身抗原维持耐受并且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等外来抗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维持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稳定。树突细胞(DC)是体内功能...
关键词:树突细胞 免疫耐受 T淋巴细胞 
乳凝集素对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大鼠肠道分泌IL-2、IL-4及INF-γ的影响被引量:1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4期328-330,共3页杨花梅 高娟 盛慧英 周一珺 陈同辛 朱建幸 何振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新生SD大鼠肠道分泌白细胞介素(IL)-2、IL4及γ干扰素(INF-γ)浓度的变化及乳凝集素(laetadherin)对其的影响。方法10日龄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轮状病毒感染组(V组)和轮状病毒感...
关键词:LACTADHERIN 细胞因子 轮状病毒 新生大鼠 
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小肠粘膜及派氏结T淋巴细胞发育活化的研究被引量:13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第8期678-683,共6页高娟 李芳兰 周一珺 杨花梅 陈同辛 何振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目的:探讨正常SD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肠道绒毛及PP(Peyer’spatches)即派氏结形态学变化和T淋巴细胞发育及活化状况。方法:SD大鼠48只饲养于相同条件下,于16天、3周、5周、7周、9周、11周时随机取8只,取小肠组织及PP,常规制作小肠组织HE染...
关键词:小肠粘膜 淋巴细胞 发育 活化 
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肠道黏膜形态与树突状细胞发育活化的研究被引量:4
《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第8期708-711,共4页周一珺 高娟 杨花梅 朱建幸 陈同辛 何振娟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979)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SD大鼠肠道黏膜形态发育及树突状细胞发育与活化的关系。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在3、5、7、9、11周应用图像分析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幼鼠肠黏膜绒毛与肠集合淋巴结发育状况及肠树突状细胞发育及...
关键词:肠黏膜 树突状细胞 肠集合淋巴结 肠道发育 
Toll样受体在胃肠道免疫中的作用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8年第6期521-524,共4页杨花梅(综述) 何振娟(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人体胃肠道定居着一群非致病性共生菌,同时又频繁接触各种致病性病原体。为维持胃肠道内环境稳定,宿主必须区分致病和非致病性微生物,同时能有效启动合适的免疫和炎症应答。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成员,在启动对病原...
关键词:免疫耐受 胃肠道 受体 细胞表面 
调节性T细胞与胃肠道黏膜免疫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6期397-400,共4页周一珺 何振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黏膜免疫系统在机体担负第一线的局部防御任务。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不同,主要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调节性T细胞(Tr)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
关键词:T淋巴细胞 免疫 粘膜 受体 抗原 T细胞 免疫抑制 
母乳中生物活性蛋白对婴儿感染的防御作用被引量:5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5期331-334,共4页高娟 何振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79)
母乳中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乳铁蛋白、cathelicidin和lactadherin,这些蛋白质在胃肠道中均可抵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抗病原微生物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及趋化免疫细胞两个方面参与对婴儿感染的防御功...
关键词:  乳蛋白质类 婴儿 感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