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89被引量:38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培民刘峰林军程金平王茜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海洋技术学报》《极地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绿潮赤潮浒苔软骨藻酸象山港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海洋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第12期29-36,共8页赵聪蛟 宋琍琍 余骏 刘希真 陈思杨 张晓辉 刘瑞娟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海洋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2022-86);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MED202003);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MATHAB20170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5012-4)。
准确有效的数据是开展各项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与传统采样监测流程不同,海洋浮标在线监测从样品采集到数据结果完全实现自动化,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不再聚焦于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阶段。文章选用浙江近年的浮标监测数据,结合浮...
关键词:海洋浮标 在线监测 质量控制 异常值 比对监测 
倾倒活动对嵊泗上川山倾倒区及周边海域海底地形的影响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2022年第4期489-495,503,共8页蒋芸芸 邱桔斐 席颖 邓艳芬 赵建丽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MATHAB201804)。
嵊泗上川山海洋倾倒区于2010年11月正式获批,至今已使用10年,共接纳疏浚物4108.4万m3,为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对2015-2017年的水深地形跟踪监测数据进行冲淤变化分析,分析了倾倒区及周边海域海底地形的变化特征,研究...
关键词:倾倒区 疏浚物 海底地形 地形冲淤 
辽河口沉积物中参与主要生物地化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21年第4期904-916,共13页宋吉雪 明红霞 石婷婷 苏洁 陈泉睿 金媛 樊景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2016YFA060140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15号;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ATHAB201815号。
辽河口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参与常见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基因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揭示和预测辽河口沉积物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潜力和受环境变化...
关键词:辽河口 表层沉积物 微生物 基因芯片 功能基因 
福建北部海域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的性腺发育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21年第4期133-140,共8页郑碧琪 鲁超 刘炜 郭玉臣 黄文 程宏 林婧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青年科技基金(201712);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706)。
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是一种低值海参,本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对福建北部海域海地瓜的性腺发育特征及其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了性别比、生殖周期、精卵排放类型、繁殖季节等繁殖生物学相关内容。结果表明,雌...
关键词:海地瓜 性腺发育 周年变化 繁殖季节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20年第8期115-126,共12页李光毅 郑崇荣 吴惠锴 杨凡 刘保清 黄龙展 陈竞武 陈云霞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8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202100)。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6大类42种和2种未知种。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数和丰...
关键词:湄洲湾海域 表层沉积物 甲藻孢囊 时空分布 
黄河三角洲海岸潮沟形态特征的遥感分析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第3期393-398,共6页刘玉安 丛丕福 李晋 卫宝泉 戴晋 韩成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901);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THAB201816);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7A07)。
本文根据1976年-2016年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黄河三角洲潮沟的平面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潮滩总面积呈递减趋势,特别是Ⅱ区近乎消亡,其大多转向建设用地、农田等;(2)研究区潮沟分为3级,各级潮沟数量比不具明显规律性,其...
关键词:潮沟 形态特征 密度 曲率 黄河三角洲 
石莼属绿藻应答环境胁迫的生理特征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第3期473-479,共7页张忠山 王晓梅 刘峰 杨志红 吴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307,4187616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6D060005);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2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基金(2015164);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701)。
潮间带生理生态是海洋环境中最复杂和重要的领域之一。潮间带海藻在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要遭受干出、温度、盐碱、辐射等不良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胁迫,对于生长在潮间带的石莼属绿藻来说尤其严重。本文综述了近十年...
关键词:石莼属 环境胁迫 抗逆机制 
基于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米氏凯伦藻赤潮过程及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热带海洋学报》2020年第2期88-97,共10页赵聪蛟 刘希真 付声景 姚炜民 周燕 马骏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70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12)~~
相较于船舶走航监测,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目标海域长期、连续监测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了厘清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动态,本文以2017年6月南麂附近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为例,分析海洋水质浮...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 赤潮过程 海洋水质监测浮标 气象 
黄酮化合物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4期851-857,共7页李超 于舒淼 徐彩彩 肖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7122号,21876148号;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ATHAB201809号;国家重点研究和发展计划项目,2016YFC1402104号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赤潮暴发日益频繁,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渔业及近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的发展,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本文研究了两种黄酮化合物槲皮素和杨梅素对我国赤潮暴发种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并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探...
关键词:黄酮化合物 赤潮 球形棕囊藻 半抑制浓度 光合活性 
浪流耦合数值模式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海洋预报》2019年第4期19-27,共9页管琴乐 肖文军 邱婷 张蓓 亢兴 
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C1401907);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703)
采用三角形网格海洋模式ADCIRC-2DDI和海浪模式SWAN双向耦合模式,建立了苏北辐射沙洲海域高精度水动力模型,用以研究该海域天文潮-风暴潮-海浪相互作用。以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为例,分别采用WRF气象模型后报风场和台风模型风场进...
关键词:辐射沙洲 浪流耦合 ADCIRC SWAN 海浪 风暴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