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601)

作品数:30被引量:173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旗王二七金惟俊李承东贾秀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质找矿论丛》《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花岗岩地球化学青藏高原南堡凹陷数值模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昆仑造山带拆沉作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地质找矿论丛》2016年第1期77-86,共10页詹华明 罗照华 林舸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60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MSGLCAS0405-8)联合资助
在构建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LAC软件模拟了幔源岩浆底侵后形成的榴辉岩岩石圈拆沉作用及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在幔源岩浆底侵后确实发生过岩石圈拆沉作用,昆北、昆中、昆南地区的拆...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拆沉作用 数值模拟 岩浆活动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新近纪以来的右行走滑运动及其构造变换研究——以青川断裂为例被引量:47
《地质科学》2008年第3期417-433,共17页樊春 王二七 王刚 王世锋 
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2CB41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02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60400499)资助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构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重要构造边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新生代晚期,除了存在逆冲推覆之外,龙门山的中段和南段还发生了明显的右行走滑活动。对龙门山北段的青川断裂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断裂具有...
关键词:青川断裂 右行走滑 构造变换 晚新近纪 四川龙门山 
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被引量:114
《岩石学报》2008年第6期1193-1204,共12页张旗 王焰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1-07和KZCX2-SW-119)资助项目
花岗岩源岩是花岗岩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分类实际上反映的是花岗岩的源岩问题。花岗岩幔源、壳源和壳幔混合源的说法被证明是不合适的,花岗岩不可能是幔源的,花岗岩都是壳源的,既然没有了幔源,也就...
关键词:花岗岩 源岩 华北 华南 下地壳 分类 
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雪山(5596m)晚新生代隆升的侵蚀与构造控制作用被引量:23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22-231,共10页石许华 王二七 王刚 樊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2CB41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151)资助
玉龙雪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它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而引人关注。其顶部为一古残留面,在30×20km^2范围内海拔〉5000m的山峰达18座,高出其周围地区平均海拔近1000m。在分析该区地质地貌特征基础上,我们根据岩石圈弹性挠曲地壳均衡理...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玉龙雪山 虎跳峡 地壳均衡反弹 侵蚀 隆升 
埃达克岩研究的回顾和前瞻被引量:43
《中国地质》2008年第1期32-39,共8页张旗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672128)
文中回顾了中国埃达克岩研究的进展,讨论了中国埃达克岩文献为什么多的原因,归纳了我们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埃达克岩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中国埃达克岩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是现阶段国际埃达克...
关键词:埃达克岩 中国 成绩 问题 方向 
藏西南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08年第6期676-683,共8页王世锋 张伟林 方小敏 戴霜 Oliver Kemp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2142,4033403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5CB422000,2002CB412601)资助项目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山北坡一个重要的晚新生代盆地,对盆地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将为反演喜马拉雅造山带隆升与构造演化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盆地新生代地层厚近750m,共采集古地磁定向样品268块.系统古地磁测量表明岩石经热退磁显示大多数样品...
关键词:札达盆地 磁性地层学 控盆构造 喀喇昆仑断裂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被引量:146
《地质通报》2008年第1期1-18,共18页张旗 王元龙 金惟俊 贾秀勤 李承东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2CB41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28)资助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或碰撞前、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存在模糊和矛盾的认识,为此提出了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和新的判别方法,并结合非洲、土耳其和巴西的...
关键词:造山前 造山和造山后阶段 地壳厚度 花岗岩 青藏高原 
“蓝色风暴”与“红色革命”——论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说”被引量:7
《岩石学报》2008年第1期77-86,共10页张旗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28)资助的项目
60年代兴起的板块构造学说如一场"兰色风暴"席卷全球,开创了地球科学的新纪元。但是,板块构造学说也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板块构造学说解决不了大陆地质问题。大陆有不同于海洋的特点,大陆需要有新的理论。为此,美国构造学家在2002...
关键词:兰色风暴 红色革命 板块构造 大陆构造 花岗岩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被引量:154
《岩石学报》2007年第11期2683-2698,共16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1)资助的项目。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许多人认为,利用地球化学标志可以判别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勿庸置疑,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方法是仿效玄武岩提出来的。因此,本文从回顾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开始,详细剖析了Pe...
关键词:花岗岩 玄武岩 构造环境 同碰撞 碰撞后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被引量:84
《岩石学报》2007年第6期1239-1251,共13页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601);国家"973"项目(G19990432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 1-07和 KZCX2-SW-119)资助的项目.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
关键词:花岗质岩浆 玄武质岩浆 闪长质岩浆 结晶分离作用 哈克图解 鲍文反应系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