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1016)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亚颦施江义马黎董培海余明九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思想战线》《经济问题探索》更多>>
相关主题:旅游民族文化离析文化变迁博弈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民族文化离析与重构的意义阐释——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文化变迁为例被引量:10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5-70,共6页施江义 陈亚颦 董培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文化的旅游展演与重构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40661016);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虚拟文化符号对旅游展演的影响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阶段性成果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民族间文化差异日益缩小,因此而带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主要是静态保护,但民族传统文化不会静态存在,离析与重构一直存在。文化离析与重构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它...
关键词:民族文化 离析 重构 意义 
从“诺邓模式”看旅游古镇开发的竞合博弈被引量:5
《旅游研究》2009年第3期27-32,共6页施江义 陈亚颦 余明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文化的旅游展演与重构研究"阶段成果(40661016)
随着我国旅游热的兴起,古镇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应该如何开发它们充满了一场场博弈。文章以"千年白族村——诺邓"的开发模式为例,并与其它典型古镇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在路径选择方面、投入成本方面与利益协调方面的博弈。提...
关键词:诺邓模式 旅游古镇 开发 博弈 
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隐喻被引量:5
《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90-92,共3页陈亚颦 余明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61016);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S2006-1-650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GZ08002)
西方文化地理学在当代文化转向背景下获得空前发展,新文化地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地域文化的特征、形成、变化和发展等。其中,以人的地方感为主线,揭示地域文化的空间隐喻成为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作者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揭示傣...
关键词:西双版纳 空间隐喻 空间观念 地方感 
西双版纳傣族的环境感知行为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陈亚颦 马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族文化的旅游展演与重构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例》(4066101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展演机制与效应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2006-2-33);教育部春晖计划《云南主要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的展演与重构研究》(S2006-1-65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民族文化的旅游展演与重构研究--以西双版纳基诺族文化为例》(2007D193M)
从环境感知行为的视角研究傣族地域文化系统,有助于我们把宏观地域环境置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知觉中,进而理解西双版纳傣族地域景观不再是自在情景,而是可供傣族阅读的文本,傣族按照特定的阐释方式行动,形成生态节制行为,并创造了独具特色...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 环境感知 生态节制行为 地理景观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中的消费与重构被引量:2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0期123-125,共3页陈亚颦 马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61016);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S2006-1-650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5Z0096A)
民间舞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利用文化物质材料和文化精神构成的综合创造的动态意象。从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产业消费中的变化来看,旅游作为一种生机勃勃的表演产业,伴随着对"原生"文化表演的追求,傣族民间舞的重构和消费特征由文化物...
关键词:动态意象 旅游消费 旅游展演 舞蹈文化重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