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ISEF2012-2013)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香花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学术》《中国哲学史》《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朝鲜朝反腐败体系反腐败威权政体清廉指数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孟子“四端”说流衍考辨——以朱熹与韩儒为中心
《东南学术》2013年第5期200-207,共8页金香花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112)阶段性成果;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项目编号:ISEF2012-2013)
"四端"说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把"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四心作仁义礼智四德的端绪,其理论由心说性,心情合一,夯实了仁说的理论基础。而朱熹则直接把"四端"称作情,以理气、已发未发、体用等多层面加以分析,构筑了"由性说情"的...
关键词:四端 孟子 朱熹 朝鲜朝 
韩国国家反腐败系统的建构过程及其经验反思被引量:4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7-43,共7页金香花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201112);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ISEF2012-2013)
从历史根源来看,韩国腐败的实体性结构是威权政体、"政经癒着"、"言经癒着"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在社会层面掀起多次净化风气的运动,至90年代则强有力地制定并推行政府透明化的法律制度,2001年更是出台综合性的腐败防止...
关键词:韩国 威权政体 国家反腐败体系 清廉指数 
“四七之辩”的肇始、系谱化及其“终结”——16至19世纪朝鲜儒学的逻辑进程被引量:3
《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4期120-128,共9页金香花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201112)最终研究成果;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ISEF2012-2013)资助
朝鲜儒者对“四端”和“七情”与“理”、“气”的关系问题的哲学论争,简称“四七之辩”。这一论争是整个朝鲜朝(1392年-1910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论辩,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反复论难,久乃归一。
关键词:朝鲜朝 逻辑进程 19世纪 “终结” 儒学 哲学家 关系问题 “理” 
现代性认同与传统创生的意识觉醒——“东亚现代性”的理论意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1-3,共3页金香花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201112);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ISEF2012-2013)
20世纪以来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崛起使原本就纷繁复杂的现代性面临"多样(多元)"与"西方(一元)"之争,这一争论实际上提出了现代性之合理化的普遍内涵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构成之间的辩证理解问题。以此观之,"东亚现代性"实质上是在"现代性认同"...
关键词:现代性 多样现代性 西方现代性 东亚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