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128)

作品数:17被引量:2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守华千慧雄顾佳佳孙东黄永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河海大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国际贸易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更多>>
相关主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产率产学研合作攫取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6
《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年第1期104-116,共13页张黎娜 千慧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28)。
在垂直创新的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模型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速度与金融服务效率正相关,与攫取效应负相关;创新项目代际幅度、创新抵达率、创新人员实际创新概率,这三个变量都能够通过提升创新价值来促进创新;最...
关键词:金融发展 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攫取功能 技术创新 
多维视角下知识溢出机制与测度的研究述评被引量:6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年第3期121-133,共13页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
知识溢出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观点,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本文首先回顾了经济学中相关分支学科阐释知识溢出的作用机制以及融入新增长理论后推动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其次,概述这些学科对知识溢出效...
关键词:知识溢出 机制 测度方法 技术进步 
区域金融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7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4期86-96,共11页千慧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
关键词:金融能力 主体功能能力 攫取能力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结构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5
《现代经济探讨》2017年第9期123-132,共10页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批准号71273128)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
关键词: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经济绩效 研究述评 
中国服务业工资差异的决定因素:垄断还是创新被引量:4
《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6期127-135,共9页刘丹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服务业二元结构及其对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13CJL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
随着中国逐渐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服务业的工资差异已经成为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成因。研究发现,行业的所有制垄断是服务业企业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但它和垄断结合起来能产生较大的工资...
关键词:收入分配 工资 服务业 垄断 创新 
城市蔓延、多中心集聚与生产率被引量:82
《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8期58-75,共18页魏守华 陈扬科 陆思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批准号71273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重集聚外部性驱动下中国城市群的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政策引导"(批准号71473115)
水平的蔓延和立体的多中心集聚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两种形态,它们如何影响城市生产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现有文献仅停留在分析城市蔓延对生产率的影响,并认为蔓延不利于生产率提高。本文认为,现代城市...
关键词:城市蔓延 多中心集聚 单中心城市 多中心城市 生产率 
后发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的路径选择研究: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被引量: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11期69-78,共10页黄永春 胡晓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08;11AZD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28);中央高校业务经费重点专项(2014B199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复杂性、市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故而后发企业仅依靠自身资源难以实现赶超发展,亟需借助价值网络整合赶超资源,以提升赶超能力。基于价值网络理论,构建了后发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路径选择的分析框...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企业 价值网络 路径选择 
技术溢出、企业研发路径与政府政策引导被引量:1
《技术经济》2015年第11期47-53,共7页张来军 魏守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我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理论解释:基于国际技术溢出与本土创新互动下技术进步视角"(11YJA7901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产能结构性过剩与不足矛盾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方式研究"(15YJC79011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产业革命和江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2013ZDIXM007)
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
关键词:技术溢出 协同创新 研发路径 政策引导 政策有效性 
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融合的视角被引量:9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5-26,共12页魏守华 周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7901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2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3ZDIXM007)
针对1998-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向巨额顺差现象,主流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本国市场效应假说不能给予很好的解释。本文从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融合的新视角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具体分解为干中学、产业内技术溢出、关...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国际竞争力 技术进步 本国市场效应 规模经济 
信任、声誉与产学研合作模式被引量:9
《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2期233-236,250,共5页陈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我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
将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度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声誉等社会资本因素对产学研合作深度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资助等传统因素对此却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在各类信任和声誉的因素中,研发人员的个人声誉、知识声誉比科...
关键词:声誉 信任 产学研合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