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056)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栗华益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入声韵尾语音演变汉语方言入声韵元音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试析湖北通城方言的入声韵尾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3年第3期111-116,共6页栗华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宣州吴语地理语言学研究"(12CYY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入声韵尾边音化鼻音化研究"(12YJC740056);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安徽语言资源吴语太高小片有声数据库研究"(02303319-0117)
通城方言入声韵有-t、l、n、韵尾。分析韵尾演变类型,推测通城方言早期发生了咸深摄-p尾和曾梗摄三四等部分-k尾韵尾-t化演变,之后来自深臻摄开口三等章组日母、臻摄合口、曾梗摄三四等以章组日母为主的入声韵-t尾弱化为n。在-t弱化为-...
关键词:赣语 通城 入声韵尾 弱化 语音演变 
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元音分尾现象被引量:4
《语言科学》2013年第3期291-301,共11页栗华益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40056);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CYY011);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02303319-0117)资助
元音分尾指同摄的入声韵韵尾因主元音不同而分化演变,改变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或合并或弱化或消失,变成其他韵尾。表现为:高元音使韵尾-t化、低元音使韵尾-k化,后元音使韵尾弱化,低元音使韵尾消失。另外,低元音使-t尾边音化,元音分尾在...
关键词:入声韵尾 元音 语音演变 汉语方言 
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的元音尾化被引量:7
《语文研究》2013年第1期44-54,共11页栗华益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入声韵尾边音化鼻音化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56);"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项目编号:02303319-0117)的资助
元音尾化是指入声韵在演变过程中因塞音韵尾与主元音之间的协同发音而增生了一个元音,这个元音最后替代塞音韵尾成为古入声韵的韵尾。文章考察了汉语方言入声韵的元音尾化现象,整理出了元音尾化不同阶段的类型,并分析了元音尾化的产生...
关键词:汉语方言 入声韵尾 元音尾化 协同发音 语音演变 
试析邵武、光泽方言的入声鼻音韵尾被引量:3
《语言科学》2012年第5期536-545,共10页栗华益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56);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02303319-0117)资助
邵武方言咸深摄入声今读带有紧喉特征的鼻音韵尾,根据韵尾音值分为-m尾型和-n尾型,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条件使得前者分布在山路边、后者分布在富屯溪边。文章推测,邵武方言入声韵尾在演变过程中先后受到宋代闽北次方言、宋元时赣语和...
关键词:邵武 光泽 入声韵尾 鼻音韵尾 语音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