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1A12)

作品数:11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运杰吴鹏飞毛颖汪求精段传志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手术夹闭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被引量:4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431-435,共5页吴鹏飞 王运杰 景治涛 凌光烈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I01A12)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27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其中经枕髁后入路5例,经部分枕髁入路8例,经颈静脉结节入路2例,经C1、C...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 颅颈交界 颅内肿瘤 
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型硬脑膜动静脉瘘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第5期582-583,共2页孙怀宇 王运杰 佟志勇 吴鹏飞 王鹏 王军 刘源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I01A12)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该病的治疗分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切断供血动脉两种⑴。我们将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治疗 出血型 血管内栓塞 2009年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微透析法观察蜕皮甾酮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被引量: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刘智 陈渝杰 陈志 唐卫华 朱刚 王宪荣 冯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6BAI01A12);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662;30772224;30801186);军队十一五中医药攻关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6181002)
目的通过微透析的方法,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家兔海马内能量物质和谷氨酸的含量变化,了解蜕皮甾酮(EDS)对其干预的效果。方法 30只家兔分为5组,即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组(L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L-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透析 蜕皮甾酮 家兔 
颅后窝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显微外科立体应用解剖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927-932,共6页吴鹏飞 王运杰 景治涛 凌光烈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I01A12)
目的为颅后窝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和立体结构框架,以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便于临床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0例(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按手术入路进行解剖和观测,同时对枕骨大孔等区域进行研究...
关键词: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 枕骨大孔 解剖 立体 
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被引量:6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蔡恩源 白志强 董玲 刘世峰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6BAI01A12)
目的探讨对符合适应证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34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4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改良组),...
关键词:翼-颞联合入路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皮层静脉 
雌激素缺乏对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年第12期1217-1220,共4页王双全 段传志 姜晓丹 姬斌 杜谋选 薛杉 张鹏 法志强 王建奇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分课题(2006BAI01A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83600100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251051501000012);南方医科大学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资源项目
目的建立雌激素缺乏的颅内动脉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雌激素缺乏对颅内动脉瘤形成、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切除双侧卵巢+颅内动脉瘤模型)、实验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旁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雌激素 动物模型 
负载VEGF聚合物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2171-2174,共4页汪求精 孙新林 姬斌 祝爱萍 全大萍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分课题(2006BAI01A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3100301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J1-C0081)
目的构建一种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聚合物修饰铂金微弹簧圈表面,考察其表面特征及VEGF缓释性能。方法将4COOH-P(DLLA-co-TMC)聚合物溶液涂覆铂金微弹簧圈,固定肝素,利用肝素与VEGF的特异作用实现负载和控制释放VEGF。扫描电镜...
关键词:铂金弹簧圈 4COOH-P(DLLA-co-TM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控制释放 
新型带纤毛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年第6期581-584,共4页李西锋 段传志 冯金福 汪求精 何旭英 郭燕舞 柳晓秋 闫中杰 赵信德 林建浩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83600100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25105150100001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I01A12);南方医科大学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资助项目
目的探讨新型带纤毛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9月共收治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3个动脉瘤),均用新型带纤毛弹簧圈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性治疗 新型带纤毛弹簧圈 
鞍区肿瘤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附6例报告)被引量:5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第2期66-67,共2页陈景宇 孟辉 朱刚 陈志 林江凯 王宪荣 冯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I01A12)
目的总结入院诊断为鞍区肿瘤病人应用CT血管成像术前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对287例诊断为鞍区肿瘤的病人给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6例,其中入院诊断为垂体瘤3例,鞍旁脑膜瘤3例,并给予血管造...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 鞍区肿瘤 CT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的规范与创新被引量:27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11期801-802,共2页毛颖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06BA101A12)
规范和创新一直贯穿于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新的规范源于不断创新的临床实践,而创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得到广泛运用后成为新的规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目前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主线。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显微镜...
关键词:脑动脉瘤 瘤治疗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 手术夹闭 治疗有效率 临床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