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8019)

作品数:42被引量:3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车震宇周常春杨光明赵光洲高晶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中山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旅游学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旅游小城镇乡村旅游旅游影响旅游空间句法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欠发达旅游地居民行为下的空间生产研究——以天水市麦积镇为例被引量: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3-91,共9页刘洋 车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云南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5136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51168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15ZDB118)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居民的生活生产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改变,其中居民作为旅游发展中的被动阶层,拥有的行为权力有限。因此从旅游发展对居民生产、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角度,结合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行为对旅游空间的作用、政府...
关键词:欠发达 居民行为 空间生产 
可持续景观背景下的海绵城市理论在县城新区的应用——以新津白鹤滩ECD设计为例被引量:5
《华中建筑》2017年第2期109-116,共8页陈行 车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168019;51368023);昆明理工大学2016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YC031)
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产生了偏移,而社会仍需要发展进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环境之间必然要以某种形式产生对话与交流,而景观设计师正是这之间的媒介。该文从自然的呼声、使用人群的需...
关键词:生态平衡 可持续景观 海绵城市 
旅游小城镇游客旅游凝视研究——以大理市双廊镇为例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6年第8期114-117,共4页夏静 车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云南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编号:5136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编号:51168019)
旅游凝视已经成为了当今旅游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之一,约翰·厄里认为旅游是一种符号收集的过程,游客的旅游凝视也是一种特定景点的符号生产与消费,而摄影行为是游客旅游凝视的具体表现。文章以大理市双廊镇为例,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
关键词:旅游凝视 旅游小城镇 摄影行为 文化符号 特色形象 
国内旅游小城镇特色构建研究综述
《价值工程》2016年第7期242-246,共5页夏静 车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5136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51168019)
文章对国内90年代后"特色趋同"时期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构建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总结了国内旅游小城镇特色构建研究主题可分为八大类:①特色分析方法;②民族性特色构建;③特色构建模式;④特色构建策略;⑤特色规划思路;⑥景观特色构建;...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 城镇特色 特色构建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白族民居空间演变研究——以大理市喜洲、双廊为例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16年第3期162-165,共4页杨荣彬 车震宇 李汝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编号:51168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编号:51368023)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白族民居因其独特的地域性而成为大理地区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通过对大理市喜洲、双廊三种不同类型白族民居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与对比,总结出乡村旅游影响下白族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特点,为白...
关键词:乡村旅游 白族民居 空间演变 
丽江旅游城镇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15年第8期102-106,共5页侯艳梅 车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51168019;51368023)
丽江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镇化,该文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三个方面对丽江的旅游城镇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随着旅游的发展,丽江旅游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区域面积快速扩张,城市整体形态沿道路发展...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 影响机制 丽江 
丽江白沙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变化研究被引量:9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1-108,共8页田潇然 车震宇 李红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51168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5136802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少数民族村落整治研究"(2015-GM-020)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村镇的景观空间形态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对丽江白沙镇的村镇整体形态、街巷、建筑单元的现状和变化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文章从当地...
关键词:古镇景观 空间形态 传统村落 丽江白沙古镇 变化因素 
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被引量:100
《旅游学刊》201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徐红罡 任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51168019)资助~~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
关键词:东巴文 语言景观 旅游影响 民族语言 语言复兴 
基于空间句法的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节点空间研究——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14年第11期76-80,共5页车震宇 张熹 孙志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51168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51368023)
旅游开发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传统空间形态使其得以延续性发展是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中节点是连接其他元素的重要枢纽,节点空间设置是否适度将影响到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和旅游游览...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凸多边形分析 保护与开发 
旅游小城镇居住主体置换的空间实践研究——以丽江束河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14年第11期86-89,共4页刘姝萍 车震宇 侯艳梅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项目资助(编号:51168019;51368023)
该文研究丽江束河自2003年旅游开发近10年来,空间形态和经济的巨大变化凸显出的居住主体置换现象。居住主体是指传统村落的居住者和空间使用者,居住主体由本地村民转变为外来商户,居住主体发生置换。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束河旅游商业情况,...
关键词:居住主体置换 旅游小城镇 空间生产 空间实践 丽江束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