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29B00)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维升杨庆生夏雅琴林春郑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地学前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科技导报》更多>>
相关主题:次声波次声震前监测地震地震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被引量:3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819-825,共7页杨庆生 丁浩亮 夏雅琴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K29B00)
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可以用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异常幅值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有效率达到75%以上.地震预测有3个要素,震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准确地预测发震地点就不能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利用已建立的次声观测阵,提出了...
关键词:震前次声波 三点阵 声源定位 
不同地域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的分析被引量:3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167-173,共7页杨庆生 张少伟 夏雅琴 陈维升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K29B0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JZ001111201401)
利用次声波观测方法,分析了2010-01-2014-06发生在瓦努阿图地区的M≥7.0级以上地震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特征,发现其波形类似,呈多组分布,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其能量主要集中在0.001-0.005Hz.同时,对中国发生的2010-04-14玉树M7.1级地震、201...
关键词:震前次声波 异常信号 频率 
地震次声波研究——以苏门答腊俯冲带上的大地震为例被引量:4
《科技导报》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郑菲 林春 陈维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29B00);北京市教委项目(001000543214550)
次声监测方法在灾害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震监测领域。大震来临之前1-10 d,通常都会接收到次声波异常信号,这种异常信号是由于孕震末期地质体运动引起地表波动而产生的。本文以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为例,观...
关键词:苏门答腊地震 俯冲板块 次声波 有限元 
次声在灾害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被引量:3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第7期129-137,共9页郑菲 陈维升 林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29B00);北京市教委项目(001000543214550)资助
次声是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孕育、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并且不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有着各自固有的频段,随着监测手段的逐步完善和CTBTO全球次声检测系统的逐步建立,次声波在灾害监测方面...
关键词:次声波 固有频率 灾害监测 
次声:监测地震的新领域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13年第6期94-101,共8页章菲 杨庆生 夏雅琴 陈维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29B00)
次声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监测领域,如监测地震、火山爆发等。相对较低的声衰减率使得次声(1~20Hz)能够在大气中传播很长的距离。此外,从蓬勃兴起的次声台站实时传送的数据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次声产生机制及地震的远程效应。文中着重...
关键词:地震 次声 次声阵列 传播 
四川芦山7.0级强震震前监测及预测
《地学前缘》2013年第6期109-115,共7页耿庆国 陈维升 汪纬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29B00)
2013年4月20日中国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它是在2009—2011年中国西南地区出现长期大面积严重干旱这一强震中期典型异常背景下发生的。笔者执笔的年度中期预测发震地点与实际偏差400km。地震前一天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
关键词:强震中期预测 强磁暴 温度断点 次声波 低气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