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113)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德新安秀伟胡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绿叶》《人民检察》《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公益诉讼环境NGO检讨调解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文化”的释义——基于社会科学视域的阐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82-86,共5页王德新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20113);山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文化分析法是一种颇为流行的研究方法。但是,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对文化的理念差异巨大,有些甚至步入了歧途。从语源上考察文化的形成历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总结文化含义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文化与生活...
关键词:文化 社会科学 释义 
涉诉信访与再审机制改革的文化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46-53 123,共8页王德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113);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山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
我国针对生效裁判设计了一套发达的涉诉信访和再审申诉机制。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得申诉信访机制改革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突围之道,不能仅从诉讼法学科狭隘的范围内探寻,而需要从以现代法治文化统摄传统文化的高度...
关键词:涉诉信访 再审机制 儒家文化 困境 
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程序设计——以环境NGO为中心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4期43-48,共6页王德新 安秀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诉讼文化冲突视野下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11YJC820113);<山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阶段性成果
我国2013年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立法对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比较模糊,对起诉的具体程序缺乏规定,引发了理解上的混乱。尤其是,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有关组织"的范围,在实践中...
关键词:公益诉讼 环境NGO 原告资格 前置程序 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调解主导型司法政策的检讨与转型被引量:3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50-53,共4页王德新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113)
当代中国践行的是一种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司法政策。值得检讨的是,法院调解率的高低与案件办理质量、与社会和谐度之间并不呈正比的关系,过度追求高调解率在正当性和合法性上都有疑问。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们应秉持调解社会化的基...
关键词:中国 调解主导型 司法政策 
环境NGO提起公益诉讼的若干思考
《绿叶》2013年第10期52-57,共6页王德新 安秀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113)的部分研究成果
我国2012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公益诉讼条款,允许“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但是,这一规定过于简单。今后,需要在环境单行法中作出配套规定,为环境NGO提起公益诉讼设置适当的资质...
关键词:环境NGO 公益诉讼 《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 法律规定 资质条件 单行法 机关 
民事诉讼行为概念辨析
《海峡法学》2013年第3期89-96,共8页王德新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诉讼文化冲突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事诉讼行为论"源自大陆法系,我国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很欠缺。欲构建科学的诉讼行为理论体系,就必须从诉讼行为的概念入手。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主要有效果说、要件效果说、主要效果说、预期效果说、广狭义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
关键词:民事诉讼行为 概念 辨析 
法国民事检察制度及其启示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胡晓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诉讼文化冲突"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11YJC820113)的阶段性成果
民事检察监督具有维护法制统一、促进公平正义、强化司法救济等重要功能,修改后民诉法在多方面完善和强化了检察监督,预示着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已经逐渐成熟。但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检察机关是否享有公...
关键词:民事检察制度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法国 民事诉讼法 法制统一 公平正义 司法救济 检察机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