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A3J010)

作品数:19被引量:37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杰马宏生张国民田勤俭傅征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第四纪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科技成果》更多>>
相关主题:地震活动参数地壳7级大震C值尾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验震害矩阵的完善方法研究被引量:28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第6期46-50,共5页胡少卿 孙柏涛 王东明 陈洪富 
中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4DIA3J010)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有一些是发生在低烈度区,对地震区已有的建筑物应当怎样来评价它的抗震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将破坏概率离散化得出一次地震中各烈度下震害指数的均值和方差,对比其与标准震害矩阵相应烈度...
关键词:震害矩阵 BETA分布 破坏概率 均值 方差 
云南及邻区应力应变场分区耦合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6
《地震学报》2007年第2期130-141,共12页马宏生 张国民 刘杰 江在森 华卫 王辉 王新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406);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4DIA3J010);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16)资助.
利用云南及邻区遥测台网记录到的6361条近震数据,采用互相关系数法计算16个台站共64条S波分裂事件,同时收集了8个序列的S波分裂研究结果,初步给出了云南及邻区横波分裂的分布特征;应用哈佛大学给出的43个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利用其P轴方...
关键词:云南及邻区 横波分裂 大陆岩石圈 应力应变场 层间耦合 
基于DINSAR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形变探测被引量:1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第3期12-17,共6页张艳梅 江在森 李斐 方颖 
科技部社会公益重点项目"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子课题"大地形变在未来十五年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2004DIA3J010);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SD040210)
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造成了长度近400km的破裂带,以断裂带最西端的震中地区为实验区,选取多时相ERS-2SAR影像和航天飞机SRTMDEM数据,采用两路和三路雷达差分干涉处理方法分别提取了地震形变信息。结果表明:在地...
关键词: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三路差分 两路差分 地壳形变 昆仑山8.1级地震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被引量:42
《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第2期465-471,共7页马宏生 汪素云 裴顺平 刘杰 华卫 周龙泉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4DIA3J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31);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106016)资助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川滇及邻区 横波衰减 振幅与周期 空间成像 
云南省乡镇农村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研究被引量:2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第1期153-158,共6页孙柏涛 胡少卿 王东明 
中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A3J010)
根据1993-2003年30余次云南省地震的损失评估调查资料,建立了云南省农村乡镇各烈度区房屋建筑物损失与受灾人口的定量关系,初步建立了各烈度区水利设施损失、生命线工程损失与房屋建筑物损失的关系。以云南地区2004年-2005年4次地震...
关键词:地震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 农村乡镇 云南 
云南地区尾波Q_c值的分布特征及其初步解释被引量:11
《地震》2006年第3期37-43,共7页马宏生 刘杰 张国民 王新岭 王伟君 王辉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4DIA3J010);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16)
利用云南地区2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年底的5 668个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50 km内1 371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值。依据Q0和η值的不同,将得到的Qc值进行分类。其分类结果...
关键词:尾波Qc Sato单次散射模型 区域性分布 云南地区 
确定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研究被引量:22
《中国地震》2006年第3期209-221,共13页张国民 傅征祥 王晓青 刘桂萍 
中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A3J010)资助。
首先阐述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分级原则(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突出重点原则(重点监视防御区面积占全国或省辖面积的较小部分,而其地震损失占总和的大部分)和科学技术思路(以地震危险性预测为基础,以灾害损失的预测为依据确定...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地震损失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GPS观测得到的1998-2005年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速率
《中国科技成果》2006年第16期41-43,共3页顾国华 
本文介绍利用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2005年基准站GPS连续观测获得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及非连续观测的基本站垂直位移结果,分析了垂直位移的特点。取中国东部一组垂直位移变化形态基本一致、年速率小的6个基准站作...
关键词:GPS 基准站 时间序列 垂直运动 构造运动 位移基准 
印尼8.7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与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结果被引量:11
《地震》2006年第2期19-28,共10页顾国华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A3J010);南北地震带紧急强化震情跟踪专项资助
利用IGS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连续观测站6年多时间的观测结果,以中国大陆东部的稳定点组作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解的参考基准,得到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与2005年3月28日8.5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及垂直位移...
关键词:GPS连续观测站 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 地壳运动 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 
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龙门山-岷山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性被引量:97
《中国地震》2006年第2期117-125,共9页易桂喜 闻学泽 王思维 龙锋 范军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重点课题"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批准号2004DIA3J010)研究成果
根据最近28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利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方法,结合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了沿川北龙门山-岷山断裂带不同断裂段的现今活动习性,并初步判别出了潜在的强震危险段落。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
关键词:地震活动参数 断裂活动习性 强震危险性 龙门山-岷山断裂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