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焦素娥田华张松滨郜扬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南都学坛》《中国电视》更多>>
相关主题:电视剧艺术价值《赵氏孤儿》叙事视角历史故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影像中国——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郜扬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YJA860006;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社会变迁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项目编号:2015-QN-002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作品。《话说长江》的成功在于第一次将中国的母亲河完整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而《再说长江》的成功则在于它将中国20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现给全中国人民,乃...
关键词:《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社会价值 影像中国 
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评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
《中国电视》2014年第12期38-40,共3页田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12YJA860006>系列成果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表现的内容却更多地局限于纯粹农村生活的原始风貌展现和农村儿女城市打拼的艰辛历程回顾。
关键词:电视剧 城乡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北京 碰撞 农村题材 农村生活 
“他者”想象与自我观照——新时期以来民族现实题材电影的艺术范式与文化追求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1期86-93,共8页张松滨 
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60006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异质性"和"边缘性",使得民族现实题材电影成为持不同文化身份的主创人员观照和言说的场域。这里既有本民族创作者"自我观照"式的现实思索,也有文化"他者"观念化、艺术化的文化想象。所以,在处理主题建构与现实表现...
关键词:民族现实题材电影 艺术范式 文化追求 心理距离 异质文化 探索片 
历史故事的现代演绎——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叙事视角与艺术价值被引量:1
《中国电视》2013年第9期53-55,共3页焦素娥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系列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A860006
“赵氏孤儿”的故事从古至今流传演变了上千年,作为大众熟悉的古代传统悲剧,已经被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从元杂剧开始,《赵氏孤儿》一直是戏曲、话剧及地方戏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如今,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赵氏孤儿》又成为...
关键词:《赵氏孤儿》 历史故事 艺术价值 叙事视角 演绎 电视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在冲突 
乱世奇商的家国情怀——《向东是大海》中近代民族企业家形象塑造
《中国电视》2012年第7期41-44,共4页焦素娥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系列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A860006)
近几年来,商战题材的电视剧一直备受关注,《大盛魁商号》、《天下第一楼》、《东方商人》、《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龙票》、《白银谷》等商战题材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中央电视台、...
关键词:民族企业家 形象塑造 家国情怀 大海 电视剧创作 《大盛魁商号》 《天下第一楼》 近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