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6010)

作品数:19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广山黄奕普陈敏邱雨生于非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质谱学报》《极地研究》《地球化学》更多>>
相关主题:水团夏季深层水邻近海域沉降颗粒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大气化学及其观测工程技术展望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年第4期502-513,共12页陈立奇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资助项目(CHINARE2012-2019:01-04-02,02-01,03-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230529,41476172,40531007,4983601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5DFG22010,ISOCORE2011-2016);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资助项目(IC201308,IC201513)
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海洋大气中化学物种(Chemical Species)含量、迁移变化、来源辨别及海气交换通量,以及预估人为和自然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海洋大气化学的进步...
关键词:海洋大气化学 全球变化科学 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展望 
普里兹湾水体悬浮颗粒物天然^(15)N被引量:4
《台湾海峡》2005年第3期265-273,共9页刘广山 黄奕普 陈敏 邱雨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9836010)
本文研究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悬浮颗粒物中的天然15N丰度,并就δ15N与POC、PON等生化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对δ15N含量分布特征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物理、生物学过程的耦合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南极普里兹湾悬浮颗粒物中的δ15N与POC、...
关键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普里兹湾 天然^15N POM 
南极高纬度沿岸海域的细菌生产力被引量:3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彭安国 黄奕普 邱雨生 陈敏 刘广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6010);"十五"南极公益项目(2001DIA 50040)资助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3H 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测定了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的细菌生产力,并对细菌生产力的水平、垂直分布及细菌生产力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研究海域细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51...
关键词:细菌生产力 ^3H-胸腺嘧啶核苷 普里兹湾 
上海-南极中山站沿途表层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天然15N
《质谱学报》2005年第z1期47-48,共2页刘广山 黄奕普 陈敏 曹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6010)
The suspended particle material (SPM) samples of surface seawater were collected on the board at 45 stations along the shipping line of Xuelong Ship. The natural abundances of 15N in SPM were measured and the distribu...
关键词:δ15N SEA water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 (SPM) 
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被引量:10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676-681,共6页邱雨生 黄奕普 刘广山 陈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6010);南极"十五"计划(2001DIA50040)资助
在南大洋海冰区碳循环的研究中,初级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就中国南极科考第15、16航次的观测结果,着重讨论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PP)的时空变异.第15、16航次生产力的平均测值分别为394.1和271.6mgC·m-2·d-1,第1...
关键词:普里兹湾 邻近海域 南极 次表层 初级生产力 年际变化 海冰 时空变异 海区 光合速率 
Bacterial productivity in the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Antarctic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2004年第1期14-27,共14页邱雨生 黄奕普 陈敏 刘广山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9836010);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No.2001DIA50040)
Bacterial productivity was measured using 3H-thymidine methods in the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the Southern Ocean during the 16th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of China (CHINARE). The results ...
关键词:the Prydz Bay ANTARCTIC bacterial productivity 3H-thymidine 
南极普里兹湾附近73°E断面水文结构及多年变化被引量:12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493-502,共10页高郭平 董兆乾 侍茂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0 0 6 0 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9836 0 10);国家"十五"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 (2 0 0 1DIA5 0 0 4 0 )资助
根据 2 0 0 2 ,2 0 0 0和 1999年中国南极考察和 1992年澳大利亚南极考察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 73°E断面水团与地转流的结构及其多年变化 :(1)该断面上水团主要有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和陆架水 ;(2 )南极表层水 1999,2 0...
关键词:南极普里兹湾 水团 深层水增暖 陆坡锋 地转流 多年变化 水文结构 断面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03年第4期239-248,共10页邱雨生 黄奕普 陈敏 刘广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983 60 1 0 );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 ( 2 0 0 1DIA5 0 0 40 )资助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第 1 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 ( 1 999/ 2 0 0 0南半球夏季 )运用3H 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研究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该海区细菌生产力比较低 ,变化范围在 4.5— 1 91ngC·dm- 3·h- 1 ...
关键词:南极 普里兹湾 细菌生产力 分布特征 ^3H-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 浮游植物 异养细菌 
2003年夏季东南印度洋上层海洋的水文特征被引量:6
《极地研究》2003年第3期195-206,共12页贺志刚 董兆乾 胡建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983 60 1 0和 40 2 3 1 0 1 3 );国家科技部公益项目(2 0 0 1DIA5 0 0 40 );基础性专项"南极地区地球环境监测与关键过程研究"资助
本文利用 2 0 0 3年 2月我国第 1 9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普里兹湾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南印度洋断面上获得的XBT和XCTD数据 ,分析了该断面上层的水团分布和锋面的特征 ,并讨论了极锋以南表层的淡水输入和热量输入与海冰、降水及平流之间...
关键词:印度洋 水文特征 水团 锋面 淡水输入 热量输人 
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深海沉降颗粒物的垂直通量研究I.沉积物捕获器的误差来源及相关建议被引量:1
《极地研究》2003年第3期233-238,共6页扈传昱 潘建明 张海生 
国家"十五"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 0 0 1DIA5 0 0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 983 60 1 0 )资助
捕获器是目前研究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直接的手段。捕获器不仅能够定量不同时间、空间以及不同深度的颗粒物通量 ,而且还能够收集到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样品。但是尽管捕获器被广泛地认为是海洋中的“颗粒物测量器” ,然而...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 捕获器 海洋 沉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