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0GGJS-061)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黎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小说评论》《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立场文学批评文学文化保守主义启蒙反思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守成立场下的“启蒙反思”——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向被引量:3
《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4-10,共7页赵黎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CZW017;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0GGJS-061
20世纪90年代,思想文化界发生了新的转型,80年代轰轰烈烈的“新启蒙”思潮受挫后中断进程,与此相应的则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文化保守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价值立场。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对激进变革、回归民族传统,...
关键词:价值转向 启蒙反思 90年代以来 文学批评 20世纪90年代 文化保守思潮 文化保守主义 80年代 
“审美的”、“个人的”: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及其影响——“重写文学史”思潮文学观念再探讨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4年第5期64-71,共8页赵黎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CZW017;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0GGJS-061
从新时期之初的"拨乱反正"到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生成,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到"重写文学史"命题的浮现,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新认识和评价。198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心话语就是...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史 去政治化 刘再复 现代文学研究 “纯文学” 上海文论 陈思和 美学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万寿寺 
“启蒙主体”的解构——关于“底层与底层表述”的相关论争
《文艺争鸣》2014年第9期43-51,共9页赵黎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CZW017;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0GGJS-061
"底层文学"作为新世纪以来最为引人关注的文学现象,已经成为学界谈论"新世纪文学"时无法忽略的重要景观,甚至被一些批评家作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实绩。事实上,文学对底层的关注和书写并非当下作家的首创,从20世纪到现在,底层始...
关键词:启蒙主体 新世纪文学 解构 文学现象 底层文学 20世纪 文学表述 标新立异 
站在“启蒙”之外的反思——“重返八十年代”对启蒙主义文学观的清理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2年第4期25-30,共6页赵黎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CZW017;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0GGJS-061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已然开始了对刚刚成为历史的"1980年代"的全面反省,"现代性反思"思潮几乎成了学术界的主流,它的核心其实就是对"文革"后尤其是1980年代以"现代化"为核心的启蒙现代性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审视。新世...
关键词:现代性反思 八十年代 启蒙主义 “启蒙” 文学观 清理 80年代 现代性理论 
“文革”后期知青小说的不同叙述——《征途》与《分界线》的比较研究
《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149-154,共6页赵黎波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GGJS-061
1950年代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到了"文革"时期达到高潮。最初的轰轰烈烈之后,1970年代,全国性的知青运动已经从最初的高歌猛进陷入困境,同时,大规模的"招工、招生、提干、参军",知识青年纷纷想尽办法回城,
关键词:“文革” 《征途》 知青小说 分界线 叙述 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 50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