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5011-44004)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立立刘小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身份认同台湾文学论争后殖民批评《桑青与桃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台湾文化思潮观察之一——“传统左翼”的声音被引量:6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5-82,共8页刘小新 朱立立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5JA750.11-44004);国家社科项目(07BZW054)成果之一
在台湾当代理论史脉络中,我们把乡土文学运动中发展出来的左翼称为"传统左翼"。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政治和文化光谱上,传统左翼知识分子阵营产生了明显分裂。本文主要讨论台湾左翼社群的理论论战和社会文化实践,进而探讨阶级观点在当代...
关键词:当代台湾思想场域 传统左翼 “内战·冷战意识形态” “台湾社会性质论” “第三世界文学论” 杨逵精神 
近20年来台湾地区“本土论”思潮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5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7-43,共7页朱立立 刘小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BZW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JA750.11-44004)课题成果
"本土论"或"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在当代台湾社会思潮脉络中,"本土"和"本土化"逐渐演变为一种内涵单一的话语,甚至异化成一种封闭、排他和民粹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从"本土论"的形成与演变中辨析台湾...
关键词:思潮 本土论 知识界 “台湾文学论” 话语霸权 
殖民体制下的“台湾民族主义”?——从藤井省三的《台湾文学这一百年》及相关论争谈起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10-15,共6页朱立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BZW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JA750.11-44004)成果之一。
本文试图以围绕藤井省三《台湾文学这一百年》的相关论争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近些年来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日据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台湾民族主义"话语,对日据台湾出现了"以皇民文学为核心的台湾民族主义"这一荒谬论点进行辨析和质疑,...
关键词:藤井省三 日据台湾 皇民化 皇民文学 “台湾民族主义” 殖民批判 
上世纪末台湾文论的后现代论争与后殖民转向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08年第4期20-27,共8页刘小新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5JA75011-44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w054)
后现代主义论争构成了当代台湾文论史一个重要环节,理论界存在三种主要分歧:第一,后现代主义在台湾的存在是否合法?第二,"后现代主义"究竟是激进的革命性的,还是保守的犬儒的退缩的?第三,90年代以后的台湾社会是处于后现代状况?还是处...
关键词:台湾文论 后现代主义 后殖民批评 论争 转向. 
后殖民批评在台湾的兴起与演变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06-113,共8页刘小新 
国家社科基金(07BZW05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5JA750.11-44004)
后殖民论述在台湾的兴起与演变关涉到人文知识分子如何思考台湾和如何"阐释台湾"这个至关重要的当代命题。后殖民理论如何"在地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构成我们理解90年代后台湾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脉络。"后殖民本土论"与"后现代民主"之间,...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 在地化 意识形态生产 论战 
从“怨恨哲学”迈向“友爱的政治学”--对近年台湾文化翻译与阐释中“悦纳异己”思想脉络的观察与读解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08年第1期133-143,共11页刘小新 朱立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BZW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JA750.11-44004)成果
近年来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悦纳异己"发生的兴趣和相关文化论述令人深思。在我们看来,这种文化翻译和阐释实践不只源于学术热情,也是对当今台湾精神状况的焦虑与不满的表达:透过对"悦纳异己"的译介与阐释来介入当下现实,为重建族群之间...
关键词:“怨恨哲学” “友爱的政治学” “宽容” 
台湾当代小说经典个案细读——从《朵云》看李渝的个人记忆、历史创痕与美学救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7-11,共5页朱立立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5JA750.11-44004)
台湾作家李渝的经典作品《朵云》在大陆学界尚少有人关注。该作品文字精致、意蕴幽徊、意境诗性,从其美学价值看,堪称华语小说中的精品;而其清幽淡远的女性叙事之间显示出来的20世纪民国历史风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同样撼人心魂,...
关键词:李渝 《朵云》 女性叙事 历史记忆 身份认同 
白先勇“纽约客”系列中的华人认同问题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7年第2期124-132,共9页朱立立 
教育部2005年度人文社科项目(05JA750.11-44004)
本文探讨了白先勇'纽约客'系列中的华人认同问题。早期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华人大多尚未真正归化,作者的华文书写始终未曾脱离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视野,致力于描摹海外中国人在中国想象与美国想象之间的认同焦虑。而近年的创作则专注于人性层...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 华人认同问题 民族国家想象 跨越种族界限的同性之爱 
对“鲁迅与台湾文学关系”相关论述的质疑与批评——以陈芳明《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主要辨析对象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69-73,99,共6页朱立立 
教育部2005年度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5JA750.11-44004)
陈芳明是9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化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以其长文《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个案进行细致辨析,认为其意识形态的偏颇严重损害了其鲁迅研究的学术性和客观性,而这种意识形态偏见影响下的“学术研究”在当今台湾学术界并...
关键词:鲁迅 台湾文学 陈芳明 意识形态 学术研究 文学批评 
女性话语·国族寓言·华人文化英雄——从文化研究视角重读当代华语经典《桑青与桃红》被引量:10
《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84-91,共8页朱立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05JA750.11-44004)
本文从文化研究视角重读旅美台湾作家聂华苓的华语经典小说《桑青与桃红》。认为此作的离散书写和女性话语方式在华语文学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位置,作品叙述了20世纪华人个体的流离创伤体验,同时拥有国族寓言的反思视域,以人物的历史...
关键词:离散书写 女性话语 国族寓言 华人文化英雄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