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90129)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殊洋徐跃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州行政学院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政治经济学报》《探求》《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就业活劳动最优经济增长公有制就业模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需求决定价值吗——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海派经济学》2017年第2期37-48,共12页徐跃华 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就业均衡问题研究”(13YJA7901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资助项目“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GD14CLJ01)阶段性成果
政治经济学界对哪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典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唯一决定价值;也有学者认为存在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且它唯一决定价值;还有学者认为确实存在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关键词: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需求决定价值 
对“公有制企业高绩效假说”的数理分析被引量:1
《管理学刊》2017年第2期1-9,共9页朱殊洋 徐跃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7901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CLJ01)
"公有制低效率"作为改革公有制的依据,似乎已是共识。然而,程恩富教授提出的"公有制高绩效假说"认为,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的绩效。该假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完善系统、科学的所...
关键词:公有制 最优激励 全要素生产率 最优资源配置 
对价值源泉问题的数理分析被引量:2
《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67-73,共7页朱殊洋 徐跃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A7901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CLJ01)
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创造的问题一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只有抽象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前者从马克思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和价值的定义出发,来证明马克思价值源泉...
关键词:物化劳动 活劳动 价值源泉 马克思劳动守恒原理 
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只存在平衡增长规律——对周方教授优先增长条件的考察被引量:2
《政治经济学报》2016年第2期71-84,共14页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就业均衡问题研究—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框架”(13YJA7901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GD14CLJ01)
生产资料究竟是优先增长还是平衡增长,不仅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目前我国的数理经济学家们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规律。周方教授的证明具有代表性,他由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出发推导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
关键词: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平衡增长 大范围稳定 积累比 
试论公有制企业高效率的充分条件
《探求》2016年第6期107-111,共5页徐跃华 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就业均衡问题研究--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框架>(编号:13YJA7901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编号:GD14CLJ01)的成果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公有制企业采取如下要素投入原则:是否追加生产要素取决于该生产要素是否能够带来纯收入增加,则公有制企业是高效率的。这就是公有制企业高效率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公有制 最优激励 全要素生产率 最优资源配置 
最优经济增长下劳动密集度的变动规律
《探求》2015年第5期100-105,共6页徐跃华 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13YJA790129)的阶段成果
经济学界一直将高劳动密集度看做是高速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但劳动密集度相对于最优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切换点?如果存在切换点,那么切换的条件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最优经济增长下劳动密集度的变动规律,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率实现最优的...
关键词:最优经济增长 劳动密集度 变动规律 
基于马克思生产函数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被引量:3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4-8,共5页徐跃华 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YJA790129)
文章根据马克思生产函数建立了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模型显示,最优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密切相关,随着就业增长率的提高,最优经济增长率也会随之提高,但达到一定点后,再提高就业增长率就会降低最优经济增长率.在经济增长最优条件...
关键词:最优经济增长 活劳动技术进步 物化劳动技术进步 
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问题的探讨
《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8期59-65,共7页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就业均衡问题研究"(项目号:13YJA790129)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会随之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会相应减少,剩余劳动时间会相应延长,进...
关键词:相对剩余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价值 教育费用 
马克思均衡下的分布参数就业模型被引量:1
《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19-24,共6页徐跃华 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A790129.)
资本存量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就业量的两个基本因素,从对就业的影响角度看,资本存量结构表现为劳动密度,资本存量规模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就业量就是时间和劳动密度的函数。运用偏微分方程建模法,不仅可以得到解析解,而且可以得出解析解...
关键词:马克思 就业 均衡 
对企业内“公平与效率同向互促假说”的数理证明——阐发程恩富的公平与效率新理论被引量:1
《海派经济学》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朱殊洋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就业均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13YJA790129)的阶段性成果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命题。由于对公平的理解不同,学术界存在着多种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主流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反向变化的关系。而程恩富教授则认为这种反向变化的看法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在程...
关键词:按劳分配 公平 效率 同向互促假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