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60051)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启超倪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音乐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艺术百家》更多>>
相关主题:唐代音乐交谊舞礼仪源流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夏商周时期的音乐生产与消费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80-89,共10页韩启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09YJC76005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江青年课题"江南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11ZJQN078YB)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奴隶制国家体系诞生、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夏代开始,代之而起的商代、西周,这是我国早期文明的主体阶段。从艺术经济学的视野来看,在这一漫长的时期,乐舞艺术不仅高度融合于社会活动之中,也参与社会生产与分配,受制于社...
关键词:奴隶社会 乐舞生产 消费 国家体制 
两汉时期的音乐生产与消费研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6年第2期85-95,103,共12页韩启超 
201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江南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1ZJQN078YB)阶段性成果;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09YJC760051)阶段性成果之一
两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始阶段,也是中古伎乐时代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乐舞艺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性,不仅高度融合于社会活动之中,成为社会生产、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普遍参与社会物质产品循环,形成特定的艺术生产、分配体系,受制...
关键词:两汉音乐 汉代音乐生产者 职业乐人 音乐经济 音乐生产 音乐消费 
“以舞相属”考被引量:1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2期90-97,104,共9页韩启超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09YJC760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以舞相属"是汉魏时期贵族宴飨中的一种兼具礼仪性和娱乐性质的舞蹈形式,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史料、文物图谱、当前遗存乐舞形态相结合,探索其名与实、源与流、内容与形式,以期能够全面解开这一特殊的古代乐舞面貌。
关键词:以舞相属 礼仪 源流 交谊舞 
唐代太常音声人赋役制度研究被引量:4
《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4期25-31,共7页倪高峰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编号09YJC 760051)阶段成果
"太常音声人"的称谓始自唐代,原与北魏至隋朝的乐户差别不大。唐代的律法规定,太常音声人可以"婚同百姓","老免、进丁、受田"都"一同民例"。在社会地位上,太常音声人的地位稍高于乐户,与百姓无异。因此,太常音声人除承担乐舞方面的"色...
关键词:太常音声人 赋役 杂徭 乐户 艺术经济 制度经济学 
唐代民间营利性乐舞生产之宫廷艺术家的“商演”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3期36-42,共7页曹丽娜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编号09YJC760051)阶段成果
唐代民间乐舞活动异常繁盛,出现许多用于交换、出售的乐舞产品,这是一种用来营利谋生的特殊商品,笔者称为"营利性乐舞"①。本文主要论述上堂卖艺式乐舞生产中宫廷艺术家的商业性演出。在关注这些现象的同时,也关注艺术生产者②本身,关...
关键词:营利性乐舞 艺术生产 宫廷艺术家 商业演出 
六朝世家大族乐舞的生产、消费及其经济关系分析被引量:3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4-94,共11页韩启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音乐经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09YJC760051)
从音乐经济学角度来看,乐舞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经济基础来维持,受制于经济规律,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音乐的产生、规模、内容、形式及发展速度、方向。因此,文章力图从经济学角度对六朝时期世家大族的乐舞活动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乐经济 世家大族 乐舞生产 消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