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2SFB1004)

作品数:4被引量:2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立东姜楠曹险峰杨晔刘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当代法学》《法学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承包权经营权权利农地流转用益物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被引量:238
《法学研究》2015年第3期31-46,共16页蔡立东 姜楠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人制度构造的私法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4BFX07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团体法制的中国模式"(12SFB1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建立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地权利体系,是中国农地权利制度的既定政策选择。这种新型农地权利体系既能承载"平均地权"的功能负载,又能实现农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兼顾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财产功能,...
关键词:承包权 经营权 权利用益物权 农地流转 
“平等主体关系说”的弃与留——未来《民法典》调整对象条款之抉择被引量:23
《法学论坛》2015年第2期13-19,共7页蔡立东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人制度构造的私法逻辑研究>(14BFX07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团体法制的中国模式>(12SFB1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法通则》采纳"平等主体关系说"厘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混淆了事实与规范,将本是规范状态的平等视为调整对象事实层面的规定性,不仅存在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淡化民法对平等的追求,而且不能完成对民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并蜕变为法院逃避裁...
关键词:民法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 事实与规范 负面清单 
历史建筑保护的物权法进路被引量:8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蔡立东 杨晔 刘国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ZD061);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团体法制的中国模式"(项目编号:12SFB1004)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建筑具有社会资源和私人财产双重属性。就历史建筑保护,我国形成了义务本位型的现行法规范模式,单向性地向历史建筑权利人课加义务,但未有对权利人克减权利行使予以补偿的制度性安排,违背了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法治原则,也未达成历...
关键词:历史建筑 义务本位 公共地役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研究被引量:16
《当代法学》2013年第3期3-13,共11页蔡立东 曹险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11JZD0029);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团体法制的中国模式"(12SFB100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侵权责任法总则适用问题研究"(11BFX0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法是法治的真正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它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法模式理论、自我设限的民法调整对象理论、职能主义的法人制度理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 民法学 社会主义 实质正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