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075)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瑞文更多>>
相关机构:平顶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文艺评论》《兰台世界(下旬)》《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东汉乐器乐论墨家礼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文人入幕与东汉文学的嬗变
《贵州文史丛刊》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田瑞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研究"。(12YJC751075);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两汉士人的国家想象与文学叙事"(项目编号:2013GGJS-210)
东汉文人的入幕经历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幕府特征的演变,入幕文人的士风发生了从忠君到忠主的变化,这一变化深深地影响到东汉文学精神的变迁。东汉前后期,入幕文人的书写内容经历了从规谏幕主到歌颂武功的变化,写作方式也...
关键词:东汉文人 幕府 文学嬗变 
东汉幕府与文人群体的地域走向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101-103,共3页田瑞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2YJC751075)
以往学界对东汉文人在京城洛阳活动场所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东观与太学①,对于幕府则几无关注,实则幕府也是东汉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班固、傅毅、崔驷、朱穆、卢植、郑玄、崔琰等都有人幕的经历,文人与幕府的关系,在东汉朝一直存在。...
关键词:文人群体 幕府 东汉 地域 活动场所 文学活动 
郎官与东汉学术及文章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23-25,共3页田瑞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YJC751075;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006/G
郎官的文士化,使其在东汉的学术活动及文学创作上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校书东观,整齐故事;侍讲禁中,师傅皇子;应诏作赋,颂美汉室等几个方面。郎官们的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东汉学术及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郎官 校书 整齐故事 侍讲禁中 应诏作赋 
光武都洛考
《兰台世界(下旬)》2013年第7期89-90,共2页田瑞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研究";课题号:12YJC751075;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基金项目;课题号:2011006/G
东汉初年光武帝定都洛阳固然和关中残破、经济没落,而洛阳则地利人和的因素有关,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刘氏汉室比隆周室的夙愿、东汉王朝吸取西汉迁都的教训及光武帝本人宗室阴影下内心的焦虑与抗争等。
关键词:光武帝 都洛 比隆周室 迁都教训 宗室阴影 
“礼”“器”之辨:儒墨乐论思想评议被引量: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田瑞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51075);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2011006/G)
周公礼乐思想为儒家乐论思想之渊源,两者内里相通,乐之动人,虽可悦耳,更能风心导礼,此为乐与礼相结合之内在逻辑。墨子因非儒而非乐,在其非乐的逻辑中,省却了乐动人心的关键环节,因此,乐在墨子的眼里就变成了只是能发出金石之音的乐器,...
关键词:儒家 墨家 乐论 礼乐 乐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