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2JA790017)

作品数:7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素华徐明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主题:货币政策非利差收入流动性过剩中国商业银行经济失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基于四种国际资本流动形式的讨论被引量:2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70-86,共17页田素华 徐明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BJL04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资助(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科985创新基地研究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实施货币政策时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通常会对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产生抵消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与国际资本流动形式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国际债权资本流...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抵消效应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潜在风险分析被引量:14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8-13,共6页田素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科985创新基地项目"中国经济国际环境竞争力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
关键词:存款过剩 产能过剩 非利差收入 股票市场 
证券资本国际流动形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被引量:5
《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61-67,共7页徐明东 田素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证券资本国际流动形式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外资银行信贷偏好对东道国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的资助
本文结合了国际资本流动新特征在金融资产中引入股票资产对Kouri和Porter(1974)抵消系数模型进行扩展,并对美国等10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作了经验分析。结论显示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取决于股票资本和债券资本流...
关键词:国际股票资本流动 国际债券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有效性 抵消系数 
流动性过剩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转型被引量:16
《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17-24,共8页田素华 
上海投资学会<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与对策>课题的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科985创新基地项目"中国经济国际环境竞争力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
关键词: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美国经济调整趋向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6-13,共8页田素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的部分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科985创新基地项目"中国经济国际环境竞争力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美国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经济中私人储蓄、公共财政和对外贸易“三大”赤字并存;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长期利率偏低且保持相对稳定而短期利率不断提升、资产价格上涨造成资产升值预期以及美元持续升值;美国经济失衡具有短期稳定性,但不具...
关键词:经济失衡 市场内生调整 经济结构改进 
美国经济失衡调整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被引量:2
《改革》2006年第8期74-80,共7页田素华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证券资本国际流动方式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外资银行信贷偏好对东道国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的部分研究成果.也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科985创新基地研究项目“中国经济国际环境竞争力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美国经济失衡具有短期稳定性,但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失衡调整不可避免,其基本趋向是:对内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国民储蓄,对外实施促进出口的商业政策减少贸易赤字。美国的经济失衡调整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中国的应对策略是:调...
关键词:经济失衡 市场内生调整 溢出效应 
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上海金融》2006年第7期22-25,共4页田素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02JA790017)的研究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5BJL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外资银行和东道国银行对东道国企业贷款业务的相互替代关系,以及东道国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在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实行的差别法...
关键词:外资银行 中资银行 货币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