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l2XZWl5)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翠叶李旭更多>>
相关机构:五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晓庄学院学报》《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体变革博物六朝文体特征文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析作为知识形态的六朝笔记与文体变革被引量: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46-48,共3页李翠叶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先唐记体的生成与流变研究"(GD12XZW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11&ZD103)
关于六朝笔记的研究,长期附庸于志怪小说、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内,而忽略六朝笔记有自身独特的诞生背景、文体特征、文体功能。本文以"知识传承与文体变革"为切入点,揭示六朝笔记作为一个时代共有的知识要素,在形成一代学术形态时发挥的整...
关键词:博物认知观 六朝记体 知识形态 文体特征 
文体宜兼:中古地学知识对六朝文体的重构被引量: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李翠叶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先唐记体的生成与流变研究"(GD12XZW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11&ZD103)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文学观念以魏晋为"文学的自觉期",偏重于对作品情性的研究。然而,一个时代的知识修养大可改变一个时代的文学。魏晋时期,地学知识的发展,影响了原有文体的特性,并衍生出新的文体形式。时人以山水为题,以之为赋、为序、为书、为记,...
关键词:文体宜兼 中古地记 知识传承 文体变革 
岁时风俗知识的记录传统及多重记述形态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1-64,68,共5页李翠叶 李旭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先唐记体的生成与流变研究"(批准号:GD12XZW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1&ZD1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荆楚岁时记》成书前,关于岁时风俗的记录,存在于子学文献、地记文献与志异类文献中,展示的是其与政教、地理、风俗传说间的学术关系。汉魏时期,在政教风俗观、地理风俗观、民间风俗传说这三类体系下,形成了古代文献关于岁时风俗知识...
关键词:地理风俗观 政教风俗观 民间风俗观 记录传统 记述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