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1D5)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建宇丁俊强王永霞刘春元陈甲法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玉米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穗粒腐病玉米穗粒腐病基因定位抗病基因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1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赵荣兵 王永霞 丁俊强 张学才 吴建宇 
国家“863”项目(2006AA10Z1D5)
以感病亲本Mo17为轮回亲本、抗病亲本四一为供体亲本,构建近等基因系,对抗病基因Rscmv1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在自交系四一中定位了两个抗病基因Rscmv1和Rscmv2,其中Rscmv1是抗源中普遍存在的主要抗病基因。以选育的近等基因系BC4F3、...
关键词:玉米 矮花叶病 抗病基因 基因定位 BAC-SSR标记 
玉米成熟胚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玉米科学》2011年第2期77-79,83,共4页裴冬丽 李成伟 韩秀英 吴建宇 
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1D5);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082300430320);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国际合作项目(084300510076)
以玉米品种豫玉32和安玉12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正交实验研究蔗糖、2,4-D、AgNO3这3个因素及组合对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安玉12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g/L蔗糖+2.0 mg/L2,4-D+5.0 mg/LAgNO3,豫...
关键词:玉米 组织培养 成熟胚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病原串珠镰刀菌鉴定被引量:13
《玉米科学》2011年第1期136-138,142,共4页裴冬丽 刘春元 吴建宇 
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1D5);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082300430320)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一般发病率为10%~30%,串珠镰刀菌是优势病原菌。从河南郑州感病的玉米穗轴和穗粒上分别分离出两个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
关键词:玉米 穗粒腐病 串珠镰刀菌 ITS序列分析 
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1新型标记的开发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84-87,共4页王永霞 赵荣兵 丁俊强 张学才 陈甲法 武轲 吴建宇 
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1D5);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豫教高[2004]294号)
在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 1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抗病区域内进行BAC-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ILP)2种新型标记的开发。共找到16个在抗病材料四一和感病材料Mo17中有多态性的标记,其中BAC-SSR标记12个,ILP标记4...
关键词:基因定位 BAC—SSR标记 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 玉米矮花叶病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穗粒腐病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0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81-83,共3页陈甲法 丁俊强 孙小东 王爱东 刘春元 王瑞霞 李晶晶 王永霞 马金亮 韩娅楠 吴建宇 
国家863项目(2006AA10Z1D5);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0521001600);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项目
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比较了4种杀菌剂对穗粒腐病3个主要病原菌,即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聚端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烯唑醇、三唑酮4种杀菌剂对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药剂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玉米 穗粒腐病 杀菌剂 
玉米亚硫酸氧化酶基因ZmSO的克隆及在二氧化硫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2643-2651,共9页夏宗良 武轲 王永霞 周朋 丁俊强 吴建宇 
国家"863"计划专项(2006AA10Z1D5);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08080)
【目的】克隆玉米中的亚硫酸氧化酶(Sulfite Oxidase,SO)基因,明确其在SO2胁迫下的表达,为今后利用SO进行玉米抗环境污染(SO2、酸雨等)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SO基因,并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其在SO...
关键词:玉米 亚硫酸氧化酶 胁迫 表达 
玉米抗穗粒腐病近等基因系的选育被引量: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50-254,共5页李晶晶 王瑞霞 韩娅楠 陈甲法 孙小东 刘春元 丁俊强 吴建宇 
国家863项目(2006AA10Z1D5);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0521001600)
在QTL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感病自交系N 6为轮回亲本,抗病自交系BT-1为非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育种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过1次杂交,5次回交,1次自交,获得了分别含有第4染色体和第6染色体上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
关键词:玉米穗粒腐病 近等基因系 表型选择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