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101)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尹庆红雷文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思想战线》《江西社会科学》《民族艺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认同物质文化民歌艺术人类学能动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民歌、展演与文化认同——以黑衣壮民歌为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尹庆红 雷文彪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12YJC751101)
通过对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制正在削弱,并带来文化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只是消极地等待消亡或被同化,外...
关键词:黑衣壮 民歌 展演 文化认同 
艺术人类学:从符号交流到物质文化研究被引量:11
《民族艺术》2017年第2期111-118,共8页尹庆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12CZW0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12YJC751101)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人类学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内,人类学与艺术的关系并不惬意,艺术人类学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边缘的不自觉状态。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象征解释人类学的兴起,艺术和物质文化逐渐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象征解释人类学把艺术...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符号 交流 能动性 物质文化 
英国的物质文化研究被引量:7
《思想战线》2016年第4期19-25,共7页尹庆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阶段性成果(12CZW0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12YJC751101)
人类学的诞生是与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早期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物质文化被看做是衡量某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大学学院的人类学系和剑桥大学的考古学系逐渐...
关键词:人类学 物质文化 大众消费 
今日艺术人类学:苏珊·库席勒教授访谈(英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6年第1期224-234,共11页尹庆红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12YJC751101);上海交通大学新进青年教师启动计划项目“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苏珊·库席勒(Susanne Kuechler)教授是现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系主任,她是艺术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的专家。作为著名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吉尔(Alfred Gell)曾经的同事和学生之一,她和吉尔有着密切的交往,对他的艺术和能动性理...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ALFRED Gell 艺术和能动性 物质文化 
民歌与文化认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被引量:15
《民族艺术》2013年第5期117-123,共7页尹庆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M511082)阶段性成果
民歌作为地方性文化和审美经验的表达,是维系地方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和情感纽带。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出现不仅是南宁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南宁的地方文化身份意识觉醒使然。民歌节运用现代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式对地方性的民歌和文...
关键词: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文化认同 地方性审美经验 身份表征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审美认同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尹庆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12YJC751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2012M511082)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问题日益明显。文化是形成群体文化认同的核心,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都表达和建构了群体的文化认同。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中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等文化形式在塑造群体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以艺术和审美为基础的审美...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认同 艺术生产 审美经验 审美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