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ZW013)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伍联群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文艺评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诗歌诗文教育文教诗歌成就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略论蜀人冯山的交游及其诗歌被引量: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75-81,共7页伍联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
在北宋众多巴蜀本土文人中,冯山名位虽显,但在后世文名不彰,故人少论之。冯山为人耿介特立,长期居官蜀中。冯山工诗善文,不仅交游广泛,而且诗歌留存丰富。冯山与入蜀任职的各级地方官吏、蜀地本土文人诗文唱和,言道论学,展现出居官蜀地...
关键词:冯山 交游 诗歌 平淡清丽 
论苏轼儋州时期的人生哲思与文教实践——以苏轼在儋州的诗歌成就为中心被引量:5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10,共5页伍联群 余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XZW013)
苏轼晚年虽谪居海南遐荒之地,但不坠平生学道真实之意,著述兴教,形枯而神气充盈。于个人思想而言,已达思精理熟之境。于儋州而言,则启此地文教之盛。苏轼在儋州的贡献,对于当今儋州抑或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既是宝贵...
关键词:苏轼 儋州 诗歌 教育 
试论北宋文人杨徽之及其文学成就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5-9,共5页伍联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07135212)
北宋初期文人杨徽之是由后周入宋的著名文臣,但因其诗文留存不多,致使其声名湮没无闻。杨徽之以儒学立身,开启了"蒲城杨氏家世学派",在学术思想上颇有影响。他喜好为诗,诗风清丽典雅,当世诗名甚著。通过对杨徽之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梳...
关键词:杨徽之 生平 思想 文学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被引量: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97-102,共6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基地项目"唐代蜀道文学"(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07135212)
唐代梓州是佛教传播较为繁荣的地区,佛寺林立,慧义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所。唐代入蜀文人与之多有关联。王勃、杨炯、杜甫、李商隐都在此活跃,交游饮宴,或为碑文,或为诗歌,慧义寺的历史与环境成为文人抒写的题材内容。文人的佛寺碑文既...
关键词:唐代 慧义寺 入蜀文人 
葛洪在唐宋文学中的流衍及其意义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123-128,共6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基地项目成果之一(编号: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成果之一(编号:07119816)
道教自东汉形成以后,到魏晋时期获得迅速发展,道经造制益多,新的道派相继出现,从而引起道教内部在思想上的繁衍和变化。葛洪此时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受到历代...
关键词:唐宋文学 葛洪 意义 流衍 道教史 魏晋时期 神仙思想 神仙信仰 
论南宋李纲入琼州之行驿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8-91,共4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成果(编号: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基地项目成果(编号: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成果(编号:07119816)
李纲是南宋抗金名臣,以忠诚义气炳然史册。他著述甚富,诗文留存也较多。建炎二年,他被谪移万安军,于是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海南之行。虽然路途艰难,所经之地也多荒绝之乡,但李纲却以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一折磨。他一路上作诗近百首,绝少...
关键词:南宋文学 李纲 诗文 琼州 忧国 义气 著述 悲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