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作品数:18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苏生瑞裴向军成良霞李鹏王孝健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长春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灾害学》《公路交通科技》更多>>
相关主题:崩塌地震岩质边坡UDEC公路边坡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14
《岩土力学》2015年第12期3576-3582,共7页李鹏 苏生瑞 黄宇 苏卫卫 高雄飞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o.310826151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072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030749);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No.2009318000095)~~
以四川省S303线卧龙至巴郎山段K70+340~K70+388处崩塌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力学分析和UDEC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型崩塌主要发生在有陡倾结构面的顺层岩质斜坡;地震...
关键词:震裂-滑移式 崩塌 UDEC 数值模拟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被引量:12
《灾害学》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程强 郑同健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评估与对策研究"(2009318000095);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四川藏区高海拔高烈度条件下公路建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2013318800020)
芦山7.0级地震诱发公路沿线大量地质灾害,通过调查掌握了350 km灾区公路沿线158处崩塌及滑坡灾害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庐山地震区高陡边坡崩塌落石问题突出,陡坡硬岩段是地震崩塌灾害高发区。芦山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白垩系-第三系巨...
关键词:芦山7 0级地震 公路地质灾害 特征 评估 
含软弱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被引量:15
《岩土力学》2013年第S1期365-370,378,共7页李鹏 苏生瑞 王闫超 王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41030749;No.41072223);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资助(No.2009318000095)
含软弱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已成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研究软弱层的特性对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提供动力荷载作用下边坡防灾减灾的指导依据,运用UDEC离散元软件模拟地震力作用下含软弱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
关键词:离散元软件 岩质边坡 动力响应 软弱层 放大系数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崩塌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2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1564-1570,共7页何虎军 苏生瑞 王孝健 李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30749;41072223);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针对进行崩塌危险性评价存在不确定因素,通过对影响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标条件的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用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崩塌危险性的15项因素,根...
关键词:崩塌 危险性 未确知测度 信息熵 综合评价 
基于震裂损伤程度的公路崩塌识别方法被引量:4
《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第3期45-51,共7页袁进科 裴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95);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震后地震区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灾害为主,不仅发生频率高,而且规模大、破坏强。根据实地调研震后公路沿线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选择对崩塌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主控结构面倾角、地形坡度、结构面特性、凹腔...
关键词:道路工程 识别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评价 
汶川县城区某危岩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评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50-53,66,共5页杨林科 孙书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95);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SKLGP2009Z009);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在研究危岩所处的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危岩失稳诱发基础上,分析了危岩卸荷带的特征和各危岩单体的结构特征。采用赤平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对该区2个代表性的危岩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经分析,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均处于欠稳定或不...
关键词:危岩体 结构特征 稳定性分析 汶川县 
层次分析法在震后崩塌危险性评价上的应用被引量:3
《甘肃地质》2012年第3期79-84,共6页李松 苏生瑞 尚瑾瑜 高晖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在综合分析影响震后崩塌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其次,建立了震后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模型,评价了S303线映秀—卧龙段K07+100~K07+400处震后边坡的危险性...
关键词:震后崩塌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危险性评价 
基于赤平投影法的崩塌类型分析被引量:2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第9期186-189,201,共5页王孝健 苏生瑞 成良霞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 000095)
强震后,处于震区的公路绝大多数边坡稳定性都较差,容易发生崩塌,这主要是受到边坡震裂岩体结构面的影响。岩质边坡中发育3种结构面:原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其中构造结构面占主导地位,即控崩结构面决定崩塌灾害是否发生。...
关键词:赤平投影 控崩结构面 滑移式崩塌 倾倒式崩塌 坠落式崩塌 
山区公路强震灾害链影响与控制——以映卧公路为例被引量:3
《灾害学》2012年第2期82-86,91,共6页成良霞 苏生瑞 李松 张宁博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地震可以引发多种灾害链,尤其是强震。震区环境不同,引发的灾害链也不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映秀至卧龙公路两旁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先后多次中断震中交通生命线,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后重建。由于山区公路环境具有特殊性,通...
关键词:山区公路 汶川地震 灾害链 映卧公路 影响 
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10
《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第2期249-258,共10页成良霞 苏生瑞 李松 张宁博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资助
震后崩塌是强震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分布广泛、震裂变形严重、潜在威胁大的次生地质灾害。为了较为深入系统地分析其形成机理,本文结合对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115条实测剖面的分析,首先把震后公路边坡崩...
关键词:震后崩塌 公路边坡 演化发展 形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