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S016)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杰杜婧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代丛考建置监狱押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秦汉至曹魏时期从“异子”到“同居”的演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9-122,共4页杜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16)
秦国时商鞅实行"异子之科"对家庭模式进行控制。然而随着王朝更替,加之诸多因素的影响,虽有"汉承秦制"之说,但西汉初就开始逐渐改变秦国的"异子之科",经东汉发展,最终于曹魏时期正式废除了"异子之科",而建立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同居"模式...
关键词:秦汉 曹魏 异子之科 同居 
汉代的槛车押解制度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7,共7页宋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监狱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S016)
秦汉官府押送囚犯的"槛车"有原始的木笼囚车和封闭式的车厢,犯罪的贵族则往往使用条件舒适的辎车。押送的犯人包括贵族、官员、将领、驻外使节、叛军首领和部分平民。有些罪犯需要蒙目并佩带桎梏,若是王侯、高级官员则允许奴仆、侍卒随...
关键词:槛车 辎车 法车 桎梏 
汉代监狱建置设施丛考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9,共9页宋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监狱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8BZS016)
秦汉时期的京师和郡县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监狱组织,狱所通常设在行政长官的官署"寺"内,狱外筑有圜墙,栽植丛棘,建置狱楼,或修造地牢,供奉狱神皋陶。监狱的规模有小中大之分,其容量分别约为囚禁数十、数百或千人以上。
关键词: 圜墙 丛棘 狱楼 深阱 中都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