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S002)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施建雄程蕾王耀明赵辉仲广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学理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困学纪闻》史表夷夏《容斋随笔》考证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宋代历史考证学的传承与衍变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66-170,共5页程蕾 施建雄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5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02)
两宋时期,考据工作为众多学者所重视。司马光撰《通鉴考异》,详考各书史事记载的差异、说明史料去取的理由。他如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应麟的《困学记闻》不仅在考证内容上进一步丰富,而且在形式上也趋于多样化,深度与广度有了很大程...
关键词:宋代史学史 历史考证学 《通鉴考异》 《容斋随笔》 《困学纪闻》 
民族交融的五代辽金元时期历史编纂的文化取向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6-111,共6页王耀明 施建雄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5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02);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SZZD01)
历史发展生生不息,历史长河前后相续。如何看待历史传承,它不仅涉及到各封建王朝对正统地位的诉求问题,还关乎到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判断。可以说有目的地撰写国史和前朝史的意识表明10—13世纪,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各少数民族建立的...
关键词:民族交融 五代辽金元时期 历史编纂 文化取向 
历史情怀与求真意识:王应麟的历史考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40-43,共4页赵辉 施建雄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55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重新组合时期历史学发展途径研究"(08BZS002)
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历史考证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其历史考证包含着一种深深的历史情怀,也渗透着一股浓厚的求真意识。其考证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在方法上有继承也有创新,从而为清代历史考证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对王应麟的历史...
关键词:王应麟 《困学纪闻》 求真意识 考证方法 
历史决定论果真贫困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22-126,共5页张艳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0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歪曲为非科学的宿命论或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而横遭批判。然而无论是在物质生产力还是精神生产力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决定性要素,所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
关键词:历史决定论 因果决定论 生产力 
中国封建社会正统论的思想体系及时代特点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50-60,共11页施建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重新组合时期历史学发展途径研究"(08BZS002);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之一
"正统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思想。宋元时,其思想体系渐趋完善,欧阳修在此起关键作用。围绕"正"与"统"的主次之辨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政治伦理和统一天下之现实的认识态度的差异,从"名实"角度辨析二者的关...
关键词:正统论 名实之辨 理学思想 夷夏之别 
旨趣和方法的异同:论钱大昕与王鸣盛的地理考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期98-108,119,共12页施建雄 仲广军 
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子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02)
乾嘉学者钱大昕与王鸣盛治学以考据见长,二者在历史地理领域的研究各有特点。钱大昕擅长运用缜密的考辨方法,致力于建置沿革的考证纠谬,成果丰硕。王鸣盛则重视地理考察,贯通古今史事,辨析形势险要,探究地理条件与历代兴亡、战争胜负的...
关键词:钱大昕 王鸣盛 考证 地理 沿革 
史表的功能及时代特点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99-106,共8页施建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02)
司马迁最早在纪传体史书中创置的"史表",经过历代史家的改进日臻完善。其原始察终及驭繁就简的功能既有利于梳理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又能对纪传作必要的拾遗补阙;同时,在彰显时代特点、总揽天下大势、展现历史发展之演进的阶段性方面,"...
关键词:史表 功能 时代特点 历史大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