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DZW019)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肖莉毛晶晶刘明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学术》《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更多>>
相关主题:小说新世纪小说语言小说语言绮丽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新世纪余华小说语言陌生化研究——以《第七天》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4期34-35,54,共3页刘明阳 
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小说语言艺术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L12DZW019)
余华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人物,至今活跃在文坛。他的小说语言抽象荒诞,充分发挥想象,非常具有个性魅力。《第七天》是余华新世纪以来继《兄弟》后推出的长篇小说,用离奇的笔法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里的见闻,余华也凭此作品...
关键词:新世纪 余华 语言陌生化 《第七天》 
丽与熟——郭敬明、韩寒小说语言风格对比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肖莉 毛晶晶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小说语言的艺术创新研究"(L12DZW019)
新世纪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韩寒,自开始创作以来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小说语言风格:前者用辞绮丽,清新优美;后者遣词圆熟,老练精湛。郭、韩是80后作家群的代表性人物,研究二人的小说语言风格是对整个80后作家群小说语言风格的一个总体把握。
关键词:绮丽 圆熟 郭敬明 韩寒 小说语言风格 
新世纪小说语言的“华美”与“平实”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年第12期57-58,72,共3页肖莉 毛晶晶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小说语言的艺术创新研究"(L12DZW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世纪以来,郭敬明、韩寒两位代表作家的小说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特征:"语言的华美"与"语言的平实"。本文以郭、韩二人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划分,探讨这两种特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异过程,从而进一步剖析了新世纪小说的语言特征。
关键词:新世纪小说语言 郭敬明 韩寒 
继承与新变:新世纪小说语言研究综论
《东南学术》2014年第3期201-207,248,共7页肖莉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小说语言的艺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2DZW019)
"新时期"至"新世纪",小说语言经历了从形式语言到文化语言的实验过程。作家的语言观也经历了从强调小说语言的形式意味,到突现小说语言在文学叙述中的功能和作用。新世纪小说语言研究既有继承也有新变。本文从学科视野和操作模式,梳理...
关键词:新世纪 小说 语言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