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陌生化

作品数:103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盛锦孙立权叶娇徐凯马大康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台州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巧用修辞 平中见奇--作文语言陌生化处理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徐建华 
议论文写作时,不少文章出现语言风格固化,用词高度趋同,呈现同质化表达的情况,正如朱光潜所说的陷入“套板反应”。诚然,高考作文提倡写平常事,说平常理,思想观点上不可能石破天惊,但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应追求陈言务去。那么,如何在高考...
关键词:高考作文 议论文写作 巧用修辞 语言陌生化 作文语言 陈忠实 朱光潜 艺术智慧 
“现代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9期67-70,共4页李书辉 
【设计说明】现代诗歌的语言突破传统语法的栓楷,在联想、跳跃、融合上展现出无穷的创造力,形成了独特的、“无理”而美的诗化语言风格。本设计以“语言陌生化”这一诗歌特质为切人口,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
关键词:现代诗歌 《雨巷》 语言陌生化 语言的陌生化 统编教材 诗歌特质 诗化语言 设计说明 
文学事件论形态演替与中国接受析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217-217,共1页刘阳 
正成为学术热词的"文学事件",究竟是确实提出了此前未有的新问题,还是仅用新标签重复着已有研究论题,这取决于对其学理演替的深入考辨。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作为出处的、以阿特里奇为代表的英美文学事件论,是语言陌生化与读者反应批评...
关键词:文学事件 语言陌生化 伊格尔顿 英美文学 里奇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阿特 演替 
语言的“变形”——当代中国小说的语言陌生化研究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6期20-22,共3页王西虞 
语言的陌生化是文学获得陌生化效果的重要艺术途径。在中国当代小说中,主要通过语言的拉长和缩短这样的变形方式,使语言的句式和结构发生变异,产生出与日常语言相疏离的效果。从而使读者也必须以不同于日常审美的态度解读文本,在作品的...
关键词:陌生化 语言变形 语言拉长 语言缩短 
苏轼诗歌语言“陌生化”探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11期89-91,共3页王宇婷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形式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要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苏轼的诗歌在语言运用以及修辞技巧安排上的创新,正体现了“陌生化”这一概念,为我们展示了诗歌语...
关键词:苏轼 陌生化 诗歌 
《美丽新世界》中语言的陌生化
《长安学刊》2021年第5期40-42,共3页程铄 
《美丽新世界》在叙述中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刻画人物,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文本中语言的陌生化具体表现为巧妙的比喻、大胆的夸张、自造新词等方法。这些陌生化的语言技巧多展现出人物异化的意识活动,赋予小说独特的风格,进而...
关键词:《美丽新世界》 阿道司·赫胥黎 语言陌生化 
浅谈自荒原中破土的“朦胧诗”
《今古文创》2021年第40期26-27,共2页李晶炎 
发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朦胧诗",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经历了时代动乱的青年作家们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对社会上的黑暗产生质疑,提倡追求自我追求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在诗中以丰富饱满的意象、含蓄朦胧的手法将这种质疑与追求表...
关键词:朦胧诗 意象朦胧 语言陌生化 自我 
《极花》陌生化语言英译策略分析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03-109,共7页张笛声 刘昕艺 
从叙事文体学的角度对读贾平凹小说《极花》与韩斌的英译本,可以发现译者对源文本中语言陌生化的现象进行了有效处理,体现出颇为独特的翻译风格。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陌生化主要表现为语音、书写、词汇、语法、语体和语义等六个层面的偏离...
关键词:《极花》 语言陌生化 陌生化的翻译 
杜甫诗歌语言“陌生化”探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0期139-141,共3页孙琪 
俄国形式主义首次提出了文学作品需要采取“陌生化”手段,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所谓“陌生化”就是要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而杜甫的诗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与组织上的创新,正体现了“陌生化”,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感受与体验。
关键词:杜甫 诗歌 语言 陌生化 
《哈姆雷特》语言陌生化研究——以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的话语为例被引量: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谢世坚 陈缘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研究”(12BYY130);2018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XYCSW2018015)。
《哈姆雷特》的经典不仅在于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情节,更是离不开作品中独具匠心的陌生化语言。文章选取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研究文本,分析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这两个戏剧人物的话语,着力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语言陌生化...
关键词:语言陌生化 《哈姆雷特》 戏剧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