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作品数:154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英杰吴修申王晓颖马双陈祝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幻小说,作为现实的隐喻
《看世界》2025年第3期84-85,共2页
《美丽新世界》出版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20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
关键词:科幻小说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反乌托邦文学 寓言小说 赫胥黎 文学艺术 人类学 
反乌托邦书写下的“滥觞”——评文化产业视界下的《美丽新世界》
《今古文创》2024年第26期10-12,共3页李冉 
《美丽新世界》构筑了阿道司·赫胥黎对理想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成为他创作中的一部反乌托邦之作,描绘了一幅科技主义和极权统治结合的社会的讽刺画。本文阐述作品中极权统治下文化产业对人类思维的侵蚀和控制,从社会现象的物化和思维过...
关键词:《美丽新世界》 科技 文化产业 物化 
信息时代的幻象:揭秘虚幻真实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5期41-42,共2页李新宇 
“六万二千四百次的重复就是一个真理。”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通过这种讽刺性的陈述强调了重复操纵信念的力量。虛幻的真实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重复,可以增加主观的真实判断。温肯巴赫和格雷芬内德的研究证,明,这种...
关键词:未知信息 《美丽新世界》 讽刺性 心理现象 信息时代 心理机制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角下的《美丽新世界》评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80-84,共5页金圆媛 
阿道司·赫胥黎在其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一个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世界,展现了人性被消费主义和极权主义洗脑控制,个人被迫为集体服务的情景,具有极强的现实警示性。从女性批评主义理论视角来看,《美丽新世界》没有...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 《美丽新世界》 消费主义 极权主义 
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叙事对比研究——以《乌托邦》和《美丽新世界》为例
《世界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覃显芬 
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都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探索,乌托邦文学通常侧重理想社会的美好面,反乌托邦文学通常侧重“乌托邦式”理想社会实现后的黑暗面。《乌托邦》和《美丽新世界》作为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分析两...
关键词:乌托邦文学 反乌托邦文学 《乌托邦》 《美丽新世界》 叙事分析 
浅析柏拉图的“洞喻”理论——以《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12期27-29,共3页王光源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经典的“洞喻”理论,表明人类世界包括感官世界和理念世界两层组成部分,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自己所处的两种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作为一...
关键词:洞喻 柏拉图 《一九八四》 《美丽新世界》 
无知之幕与社会公平:从罗尔斯到《美丽新世界》
《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2期785-789,共5页徐楚楚 
在政治哲学领域,罗尔斯以其创新性地提出的“无知之幕”理念,为探索社会正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霍布斯和洛克等前辈不同,罗尔斯提出了一个假设:在制定社会规则时,个体不知道自身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这有助于实现公平的社会规则和资源分...
关键词:无知之幕 罗布斯 《美丽新世界》 
浅谈《美丽新世界》中的基因伦理学
《哲学进展》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徐楚楚 
英国作家阿道斯•赫胥黎于1932年出版一部反乌托邦《美丽新世界》小说,该小说描述了一个由科技和基因控制统治的反乌托邦社会。本文旨在探讨《美丽新世界》中隐含的基因伦理学问题,并进一步思考与人类尊严相关的伦理道德议题。文章运用...
关键词:基因伦理学 《美丽新世界》 反乌托邦 
乌托邦的梦魇:《美丽新世界》的欲望探析
《今古文创》2023年第45期13-15,共3页姚晨 
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讽刺了独裁专制打着维护稳定的幌子压抑人性与自由意志的本质。小说中,乌托邦社会内欲望的构建消解了人的主体性,但由于主体欲望根本上的不可满足性,质疑、痛苦和悲剧仍然存在。小说中的人物琳达对...
关键词:《美丽新世界》 拉康 欲望 琳达 乌托邦 
技术异化之殇——《美丽新世界》对单向度的批判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38-42,共5页籍晓红 康德阁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一般项目):《美丽新世界》中的“单向度”主题研究——基于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批判理论视角(2022SKY118)。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展现了一幅技术高度发达而人性惨遭泯灭的世界性国家图景。在这幅想象的图景中,新世界中不再有社会动荡,新世界里的公民不再遭受焦虑、衰老的困扰,再无饥寒、病痛侵袭,他们享受着无垠的文明与...
关键词:《美丽新世界》 赫胥黎 技术异化 单向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