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DZW008)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丽平更多>>
相关机构: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鞍山师范学院学报》《诗经研究丛刊》《宜宾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风貌列女先秦两汉文体特色颂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刘歆《诗》学观探微
《诗经研究丛刊》2015年第3期214-221,共8页陈丽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刘向刘歆学术思想与两汉之际文学嬗变”(13czw026);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刘向父子学术活动与西汉后期文学演变”(112dzw008)
刘歆是西汉末年《诗经》类文献整理者之一,自身又有楚元王家族传承下来的《诗》学传统。刘歆对《诗经》的认知,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学术风气。刘歆强调了《诗经》源于民间'身份'与对王者'自考正'价值;批评官学三家诗'成非本意',推崇'毛诗'...
关键词:刘歆 《七略》 《毛诗》 
试析刘向以礼制改良政治思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6-129,共4页陈丽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思想与两汉之际文学嬗变"(13CZW02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刘向父子学术活动与西汉后期文学演变"(L12DZW008)
刘向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处在今文经学提倡政治复古的思潮中,他的思想有个转变过程。从最初对庙制改革"复古说"的坚决抵制,到校书工作中对礼制意义与作用有所发现,最后,刘向晚年对礼制提倡与推崇。"以汉制为体、礼...
关键词:刘向 礼制思想 改良 
刘向的文风与心态
《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18-21,共4页陈丽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W02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ZW008)
刘向是西汉中后期历仕宣、元、成帝三朝的宗室老臣,其鲜明的文风特征与其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人生际遇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心态是息息相关的。刘向对历代皇室的感恩心态决定了其文字内涵的基调,即坚决维护皇权和坚决与威胁皇室利益者斗争...
关键词:刘向 文风 心态 
西汉后期音乐文献整理及其总结
《职大学报》2014年第4期24-27,共4页陈丽平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刘向父子学术活动与西汉后期文学演变"(L12DZW008)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思想与两汉之际文学嬗变"(项目编号:13CZW026)阶段性成果
刘向刘歆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进行了近二十年文献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当时所有音乐类文献的整理。他们整理了先秦留存的以及西汉新兴的音乐文献,进行汇总、校勘、撰写《叙录》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将整理好的音乐文献分...
关键词:西汉 刘向刘歆 音乐文献 
刘歆《遂初赋》抒情象征系统的特殊性与时代必然性被引量:1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2-75,共4页陈丽平 
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刘向父子学术活动与西汉后期文学演变>(L12DZW008)阶段性成果
《遂初赋》情感抒发的精神之旅转而变为写实,与此前的征行、远游类辞赋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以抒情的象征对象具有特殊性,借星宿喻仕途进退,借史抒怀,借景抒情。《遂初赋》所表现出的这些特殊性与西汉末年特殊的学术背景、文学背...
关键词:刘歆 《遂初赋》 抒情象征系统 
刘歆《列女颂》与颂体风貌转变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63-166,共4页陈丽平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11JZD03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刘向父子学术活动与西汉后期文学演变"(L12DZW008)
刘歆《列女颂》文体总体风格是向诗颂传统回归,但细微处则呈现出诸多特异性。比如与先秦《诗》颂、《桔颂》相比,《列女颂》文体存在着鲜明的特异性,而这种特异性产生的最本质根源,在于文字的言说语境产生变化,随之带来言说身份、对象...
关键词:言说语境 《列女颂》 文体特色 先秦两汉 颂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