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1063)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巫小黎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文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十八春》《太太万岁》个案中国文学战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十八春》的生产现场与张爱玲的政治化写作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6期22-34,共13页巫小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亦报>作家研究"(12YJA7510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亦报>作家群研究"(GD11CZW08)的阶段性成果
张爱玲以"梁京"之名发表的《十八春》《小艾》,褪去了"华丽"与"苍凉"的底色,成为五十年代"翻身文学"、"服务文学"的仿制品,此为张爱玲向政治化写作转轨的"拐点"。赴港后完成的《秧歌》《赤地之恋》却与《十八春》《小艾》逆向而动,站在...
关键词:张爱玲 《十八春》 《亦报》 政治化写作 
“战后”上海文坛:以《太太万岁》的批判为个案被引量:3
《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5期39-45,共7页巫小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亦报>作家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510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亦报>作家群研究"(项目批准号:GD11CZW08)
1947年12月,张爱玲及其《太太万岁》突然遭到疾风暴雨般的挞伐。详考其渊源,可以推知这是上海地下党为争夺话语权而策划的一起文化事件,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战后上海的一次具体的话语实践。它上承重庆文艺界1945年关于茅盾《清明前后》...
关键词:《亦报》 “战后”中国文学 《太太万岁》 意识形态生产 
周作人《亦报》评点《十八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30-36,共7页巫小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510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1CZW08)
周作人在给《亦报》撰稿期间,曾有两篇文章直接评点张爱玲的长篇连载小说《十八春》。性喜古典散文,不常读新小说的苦雨斋主,评说《十八春》的反常之举,缘于张爱玲热辣辣地呈奉"美意"在先。故说,周作人评点《十八春》,不是"偶遇"张爱玲...
关键词:周作人 张爱玲 《亦报》 《十八春》 
周作人与张爱玲:《亦报》空间的“互动”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6期51-58,共8页巫小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亦报>作家研究"(12YJA7510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亦报>作家群研究"(GD11CZW08)阶段性成果
若不是在《亦报》空间,很难想象,周作人和张爱玲会有什么关联。隔着两代人,并不是他们交往的屏障和壁垒,这是常识。品味、志趣、学识和做派等价值层面的距离,才是他们不能成为朋友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会有学者依据《知堂集外文(...
关键词:“互动” 张爱玲 周作人 空间 “对话” 《十八春》 价值层面 随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