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20083)

作品数:3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海涛张思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少年犯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基层司法清代判牍犯罪构成刑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虐童行为的刑法理论分析——兼论“虐童罪”不宜成为独立罪名被引量:16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2期20-25,共6页任海涛 张思远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C820083)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虐童事件的不断曝光,社会公众要求设立"虐童罪"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虐童行为而言,凡是达到一定危害程度的虐童行为都应当由刑法加以处罚,但是基于"罪名概括性"原理,不宜在刑法中设立专门的"虐童罪"。对于虐童行为,可以根据其具体罪...
关键词:虐童行为 犯罪构成 罪名概括性 “虐童罪” 
中国古代“礼情司法”模式及启示——以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为材料被引量: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61-68,共8页任海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C820083)
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研究发现,清代基层司法官员不是依据法律、判例判决案件,而是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这种"礼情司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与传统文化、司法体制、社会结构、法官知识结构、民众素质有密切...
关键词:清代基层司法 州县判牍 礼情司法 司法结构 传统文化 
儒家“忠恕”思想对清代基层司法的影响——以清代基层判牍为例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19-124,共6页任海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YJC82008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项目编号:11&ZD081)子课题"古代远东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忠恕"思想作为儒家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对古代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法典和司法实践都体现了"忠恕"思想的全面影响。从清代司法判牍中我们可以看到,直到清代,优秀的司法官员还是在司法实践中秉承"忠恕"思想的指导。"忠恕"思想是宝...
关键词:忠恕思想 传统司法 清代判牍 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