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ZA007)

作品数:6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炳华许丽徐泉珍李伟林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骨伤》《中华中医药学刊》《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血管形态椎动脉颈性眩晕病理学改变3D-CTA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孔内段(V_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6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5,共5页范炳华 许丽 林敏 李伟 汪芳俊 徐泉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卫医发2013-42号);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GZS201201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与椎动脉孔内段(V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眩晕为主症,符合颈性眩晕临床诊断,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的患者1680例,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
关键词:眩晕 颈性 缺血性 3D-CTA 椎动脉 孔内段 血管形态学 病理改变 
椎基底动脉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寰枕段形态学改变的观察被引量:20
《中国骨伤》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范炳华 许丽 林敏 李伟 汪芳俊 徐泉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卫医发2013-42号);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20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编号: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编号:2008ZA007)~~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
关键词:颈性眩晕 椎动脉寰枕段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_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1363-1368,共6页范炳华 许丽 林敏 李伟 汪芳俊 徐泉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卫医发2013-42号);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GZS201201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眩晕为主症,符合寰枕痛、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视物模糊(视物旋转)4项症状中2项以上,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患者,采...
关键词: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颅内段 3D-CTA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起始段(V_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7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1135-1140,共6页范炳华 许丽 林敏 李伟 汪芳俊 徐泉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卫医发2013-42号);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GZS201201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起始段(V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头晕为主症,符合寰枕痛、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视物模糊(视物旋转)4项症状中2项以上,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患者1680...
关键词:颈性眩晕 椎动脉起始段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年第8期1909-1912,共4页王新华 范炳华 徐泉珍 王鹏 许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GZS2012017)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 三部推拿法 干预作用 TCD ENG 
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105例临床疗效验证观察被引量: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1275-1278,共4页王鹏 范炳华 丛德毓 吴佐联 詹强 严金林 周志跃 王遵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06-07LP21);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08ZA007);浙江省范炳华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GZS20120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0032号)~~
[目的]验证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推拿重点专科项痹病诊疗方案临床验证要求,建立临床病例观察表(Case Report Form,CRF),采用多中心验证评价,观察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
关键词: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 颈僵型项痹病 颈椎病 诊疗方案 疗效观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